邯郸局发布消费警示 谨防食用霉变甘蔗中毒

时间:2022-11-09 阅读:9 评论:0 作者:admin

  每年春节期间,都是甘蔗销售旺季,甘蔗可清火,味道鲜甜、可口,受到很多市民的喜爱。根据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我国北方初春季节的规律,市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食用霉变甘蔗引发中毒。

  记者在街头、庙会上发现,售卖甘蔗的摊点前有不少市民在购买,但市民选购的态度则比较随意。“我主要看甘蔗的颜色是否发黑,口味甜不甜,是否霉变倒是没留心,也不太了解怎样辨别。”正在选购甘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介绍,霉变甘蔗中毒是指食用了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常发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多因过冬保存不当而发霉。专家提醒消费者,优质甘蔗茎秆粗硬光滑,端正挺直,富有光泽,表面呈紫色挂有白霜,无虫蛀孔洞,而劣质或霉变甘蔗常常表皮色泽不鲜,失去光泽,外观不佳,节与节之间或小节上可见虫蛀痕迹。同时,优质甘蔗剥开后可见果肉洁白,质地紧密,纤维细小,富含汁液,劣质甘蔗则纤维粗硬、汁液少,质软、疏松,切开后剖面呈灰黑色、棕黄色、浅黄色,纤维中可见杂有粗细不一的红褐色条纹或青黑色斑点。此外,优质甘蔗汁多味甜水大渣少,清甜爽口,霉变甘蔗往往有酸霉味、辣味、酒糟味。食用霉变甘蔗后,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市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一根甘蔗上有几处发现了霉点,而其它部位看起来还不错并没有发霉迹象,用刀削后也是不可以食用的,因为由于甘蔗含水量很高,霉菌毒素会在其中自由渗透而转移到它处。

  甘蔗发霉的原因

  甘蔗发霉主要是在收割以后,因储存时间较长,特别是越冬出售,由于储存、运输不当,造成霉菌生长。尤其是未完全成熟的甘蔗,含糖量低,更容易变质。北方的甘蔗大部分是从南方运来的,大量甘蔗往往因其存放时间长,加之由于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堆积、碰撞等原因,造成甘蔗发热,温度的升高导致了节菱孢霉等微生物的迅速繁殖,从而导致部分甘蔗变质。所以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我国北方的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等省份。

  吃了变质甘蔗的中毒症状

  霉变甘蔗中的致病微生物是一种真菌,名叫节菱孢霉,它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霉变甘蔗中毒发病急,潜伏期最短的只有十几分钟,长的十余小时。中毒症状最初为呕吐、头晕、视力模糊,进而眼球偏侧凝视,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疆直、大小便失禁。每日发作多次,最后昏迷,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留有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后遗症,终生丧失生活能力。重度中毒多为儿童。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6945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