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检查

时间:2022-11-09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2月28日,县食药监局和高乐山食药监所执法人员一道,分组深入县城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专项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治与规范,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全覆盖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县、乡食药监部门按照“提高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要求,上下联动,拟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对全县所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

  食药监部门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用油、豆腐、米粉、蛋糕生产加工小作坊为重点,主要检查小作坊食品生产工艺流程,查看各类证照是否齐全,工作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是否按要求穿衣戴帽,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原料或滥用、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是否建立原辅材料进货台帐和产品销售台帐,使用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是否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等,并对检查发现的个别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存在原辅材料进货台帐和产品销售台帐记录不完整、从业人员未按要求穿衣戴帽、部分食品保质期临近等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

  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建议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主要分家庭式作坊、现制现售式作坊、小餐饮店、食品摊贩等四类。这些小作坊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从业人员大都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层分布广泛,食品质量安全和法律意识淡薄,卫生状况不达标,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小作坊无论是哪一种生产方式,其生产设施设备是否无毒无害,生产区域卫生是否合格,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是加快推进基层监管机构改革。全面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执法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健全监管机构,充实执法力量,打造专业化队伍。同时,要明确和制定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快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等实际问题,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是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新模式。坚持“规范发展为前提,分类管理为基础,转化提升为重点,风险控制为关键,安全便民为目的”的工作思路,以基层政府为单位,一方面扶持引领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小作坊壮大,力争向“企业式”转型,另一方面切实加大投入,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提供场地、财力、物力和政策、业务等方面的支持,规范实施食品小作坊市场准入制度,禁止无合法来源的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三是加快建立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以农贸市场、城市综合体、大型食品集散市场等为重点区域,遵循“谁开办、谁负责”原则,实行自治;城区主干道路及乡镇主要区域两旁商铺、店面,由职能部门把关管控,实施“定点管理”;农村地区、偏远地区以村(社区)划为单元格,由职能部门委派或培训专人负责,垂直管理。同时,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网络统一监管平台,整合资源、综合执法,真正做到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监管全覆盖、无盲区。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694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