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食安办发布提示 细菌性食物中毒进高发期

时间:2022-11-20 阅读:6 评论:0 作者:admin

  “这些食品安全常识你知道吗?”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加快,细菌性食物中毒进入高发期。为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日前,博罗县食安办发布了《春季食品安全预警提示》。

  据介绍,春天各种山野菜陆续生长,如果采食有毒植物或者加工不当的山野菜,容易引起中毒,严重的将危及生命。该县食安办提示,不要食用不认识的野菜。用于野餐或路途中食用的食物要原料新鲜、加工透彻。各种荤食最好是真空包装,耐贮存又便于携带,自制食品要烧熟煮透;干粮类食品,以烘烤、油炸类比较保险,包子、夹心蛋糕等水分含量高的食品容易变质,要注意保存。

  根据提示,春季还应预防四季豆、黄花菜、河豚鱼和蘑菇中毒。根据提示,家庭最好不要采摘、进食野生蘑菇,尤其是颜色鲜艳的,避免误采、误食引起中毒。县食安办还特别提醒,不要食用放置较长时间的甘蔗。甘蔗放置时间较长易发霉变质,外皮颜色变深、呈褐色,闻之有酸味或酒槽味,受真菌污染而发霉变质的甘蔗含有神经毒素,食用后2-8小时即发病,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呕吐、腹泻等。可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脱水、酸中毒、休克等表现。

  金葡菌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时呕吐尤为剧烈,呕吐物可呈胆汁性,可带有血液或黏液。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不等。多为黄色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时,粪便具有腥臭味,有时可见脓血便。O157:H7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食物中毒可呈非出血性腹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不同表现。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常可出现血性腹泻。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3109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