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缺维D者挺多 18岁前常晒太阳

时间:2022-11-17 阅读:10 评论:0 作者:admin

  寒假就快过去了,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医生们却忙了一个寒假,特别是今年湖滨院区新增了儿童体检项目,来体检的孩子不少,医生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最普遍的一个情况是维生素D的缺乏,2岁前要补充维生素D这是许多家长的共识,但是2岁后我建议也要适量补充维生素D。为什么?因为日照时间短、衣服厚重、空气污染等均影响孩子内源性维生素D的产生,而维生素D并不能通过日常大多数的饮食获得。”浙医儿院儿保科主任邵洁教授说。

  18岁之前补足钙 骨质疏松时间可延迟13年

  体检中,浙医儿院滨江院区发现孩子们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维生素D缺乏,在学龄期的儿童中尤其多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屏蔽此推广内容邵主任说,这和维生素D本身的特性有一定关系。人体可以通过均衡膳食摄入不少维生素,但是惟独维生素D不能,只能通过晒太阳及少数的食物如深海鱼油才能获得。

  最便捷的方式是晒太阳,但是不少家长有误区。我省曾经对500多名孕妇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测定,发现夏秋季水平最高,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比较充足。不过,虽然这个季节水平最高,仍有64.0%的孕母和75.0%的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低于推荐标准(50 nmol/L) “除日照时间和皮肤暴露面积外,维生素D的产生还与日照的波长有关,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就是说中午时分的阳光才能起到作用。”邵主任说。对于大年龄孩子来说,最便捷的办法是多做户外活动。不过因为学业压力以及天气问题,户外活动很难保证。

  另外,很多家长会听到这样的建议:2岁以后孩子就没必要再专门补充维生素D了。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邵主任介绍,维生素D和人体的骨矿化和骨健康密切相关,一般青少年期是形成人体一生峰值骨量的关键期,约99%的峰值骨量在18岁前获得,以计算机模拟人体骨骼变化,每增加10%峰值骨量,可使骨质疏松发病延缓13年。

  所以,为了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办法之一就是从小做好骨矿化储备。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30145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