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禽流感 人眼“电眼”需齐留神

时间:2022-10-23 阅读:8 评论:0 作者:admin

  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陈洞村的帽峰山中,有一个“野生动物园”,它既是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也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作为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它临时“收养”了林业部门日常查获、救助的野生动物,也收养着被市民养厌了的宠物;作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它承担着一项重大的任务—监测包括鸟类和兽类在内的野生动物有无生病或异常死亡。为更好地监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去年,该中心安装了105个“电子眼”,通过人眼和“电子眼”齐齐监控辖内野生动物的一举一动。

  巡山收集动物粪便送检

  由于近期不少地方出现了野生鸟类感染禽流感和家禽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目前成了该中心的工作重点。

  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监测包括鸟类和兽类在内的野生动物有无生病或异常死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发生,工作人员将收集到动物的粪便、皮毛、唾液,甚至是血液,送到有检疫资质的机构检验这些野生动物是否患上禽流感;一旦确诊有野生动物患上禽流感,“防禽”应急预案立即启动,相关情况在两小时内迅速上报。同时,该地继续做好候鸟迁徙地、栖息地的消毒免疫工作。

  承担着照看和监测任务的主要是工作人员林兆铭。由于从业多年,37岁的林兆铭对这些工作已是“滚瓜烂熟”:用肉眼判断粪便是来自于兽类还是禽类,从动物的体态、眼神,判断其是否生病。

  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办负责人何雪峰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多地出现禽流感疫情,林兆铭收集动物粪便送检的频率比平时要频繁得多:淡季是1个月甚至1个季度送检一次,现在几乎每周一次。

  据介绍,占地645亩的“野生动物园”眼下只有5个人,除林兆铭外,还有一名管理基建的员工、两名保安和一位负责水电设备维护和做饭的工人。而真正照看、监测园内的野生动物的基本上只有林兆铭一人。为此,何雪峰打趣说,称此地为“一个人的野生动物园”可谓名副其实。

  安装“电子眼”帮助监控

  去年年初,市林业和园林局在“野生动物园”安装了105个“电子眼”,其中8个是球形的。这些“电子眼”监控着监测点的出入口、通道、鸟笼和水塘等。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086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