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珍惜生命的抗癌精神和积极治疗值得倡导,但过度医疗不仅伤害了患者,对医生的职业尊严和本应得到的社会尊重与信任也造成了伤害,甚至使患者对医疗行为产生“恐惧感”。
当前,技术进步和机制改革尚不能带领我们彻底走出窘境,解决之道是人文价值的回归和重塑。
2月4日,在第十六个世界癌症日,重新检视癌症治疗,尤显必要。
癌症被称为“众病之王”,是因为迄今为止,它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等方面,比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病种对人类更具威胁性。罹患癌症,是个人的不幸,也是医疗应该攻克的难关。然而,机体内外环境的复杂性、癌基因的多样性、肿瘤病理形态的异质性、治疗手段的局限性、医生观念的片面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目前的抗癌治疗显得无定力、无层次,造成医生患者片面追求“生命不息,抗癌治疗不止”,最后双方都不得不面对“受尽折腾,人财两空”的无奈结局。尽管珍惜生命的抗癌精神和积极治疗值得倡导,但过度医疗不仅伤害了患者,对医生的职业尊严和本应得到的社会尊重与信任也造成了伤害,甚至使患者对医疗行为产生“恐惧感”。
“永远不要在患者身上做得太多。”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留下的这句话,包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在医学越来越向商业妥协的今天,更有警世恒言的效用。我国卫生主管部门曾经指出,过度治疗极大地增加了全民医疗支出,普遍存在着“人生最后一年甚至一个月,花掉一生80%医药费”的状况。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肿瘤教授盖博・维奇就曾指出,“过度医疗要挑战它太难,支持它又太容易。”
上世纪50年代初,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爱因斯坦曾指出这是一个“手段日臻完善,但目标日趋紊乱的时代”。这句话再贴切不过地描述了当前肿瘤治疗的窘境。在视病为魔、凡癌必抗的时代,我们搭建了庞大的技术医疗架构,以至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调查小组指出,“我们正在建立的是一个人类无法承受的医疗体系”。人类终将攻克癌症的难关,但在当前条件下,技术进步和机制改革尚不能带领我们彻底走出窘境,解决之道是人文价值的回归和重塑。
在天人和谐的价值观下,我们应该思考医疗行为的边界,树立“知止”的观念,懂得适可而止。在推行适度医疗的同时,关注癌症预防和晚期照护,通过治理环境污染、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举措预防疾病,通过发展姑息治疗、整体医疗让患者在尊严与爱的包围中与病魔抗争乃至“共处”。这才是符合人性的医学模式。
肿瘤医生应该认识到两件事,一个是医疗行业的神圣性。还需要认识到,医生的良知和职业素养应当表现在不只是简单地让患者生存,更要追问这是何种生存;不只是要帮助患者追求生命的长度,还有生命的质量……在生命的长度和质量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没有权力剥夺患者的选择权,应该让患者更好地规划自己最后的时光。
如果一个行将辞世的肿瘤患者,能不留遗憾地对这个世界和他们的亲人说一声:“我对自己的一生满意,也对自己的医生满意”,这应该是对医生最大的褒奖。在人类尚未攻克癌症的今天,“帮助患者幸福地活着”应当成为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始终如一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