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阳:谁是比吕布更无耻的八姓家奴?

时间:2024-02-11 阅读:13 评论:0 作者:admin

赵丹阳:谁是比吕布更无耻的八姓家奴?

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以汉人身份历仕沙陀、契丹等多个异族政权,被《资治通鉴》评价为“滑稽多智,浮沉取容”,是个“谤满天下,誉满天下”的人物。

非议他的人,因为他见风使舵,阿谀谄媚,毫无骨节,从属多主。赞誉他的人,就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认为冯道一生经过唐末五代八十余年政治,五代五次亡国,他每一次都是站在最高位置,最后还封王,堪称官场不倒翁,佩服他的智计和权谋;另外一部分,则是欣赏他“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的品格,认为他虽然身处腌臜之中,可是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不仅为官廉洁、严格自律,还体恤民生、热助邻里,的确十分难得。

在对于冯道这个文人兼政客的看法上,鄙人大抵持否定态度。众所周知,百川东归海,群星向北斗。乱世之中,精英泉涌,以其敏锐择主而事,贤才流向英主,以其智慧相佐而成大业!伊尹曲线见商汤,吕尚渭水钓文王,管夷吾佐齐桓公成霸主,伍子胥助公子光夺位称王。领袖靠英才而有天下,英才因功劳而拜相封侯。主仆双双彪炳后世,名垂青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人才都有“一击则中”的眼光,能一下子找到一个胸怀天下且能赏识自己的“老板”。伊尹在见商汤之前,尚且寄居于有莘国君之庖,一代名相姜子牙也曾错投纣王(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载: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管夷吾、伍子胥就更是标准的“贰臣”。

正如《贰臣传》所言,出现贰臣,不能单单责怪臣子不忠,“老板”昏庸腐败,不纳忠言,自毁长城,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对于沦为“贰臣”之人,倒也不必以那套“愚忠论调”去过多谴责,只要他日后能够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可前事不计。

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更换主人,且不断的以“良禽择木,贤臣择主”为借口,替自己辩白,这个人的政治道德就可想而知了。不用说在崇尚气节的古代官场,就是在当今的政界甚或商场,恐怕冯道这类人的品格也是受人鄙夷的。

无怪乎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冷成金先生,评价冯道说:“冯道的确是一位‘长乐老’。人说‘知足者常乐’,冯道是有官就长乐;人说‘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冯道是无官不能活,有官万事足。

冯道的一生,就是一部‘做官学’。他本人就是一位官场常胜将军,是一部活的教材。他一生的意义也许就是教人怎样做官,他用一生的实践向人们宣告着官场不倒的秘密:良心丧尽+善于投机。”

有人说在五代十国那个年代,军阀割据,战乱频仍,以一介文人之资,的确难以改变什么,所以冯道也许是“势之所迫”啊!但事实上,冯道不仅不是“势之所迫”,更以自己多番易主、道德败坏为荣——他的欣然自得、厚颜无耻之态,在他的著作《荣枯鉴》中表露无疑。

一、《荣枯鉴》造就了五代以来,官员无脊椎,为做官而做官,尸位素餐,不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谋身固宠的阴暗文化。

时值近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出来为冯道洗地,以便他朝“以身效法”。他们苦心孤诣的从《五代史·冯道传》、《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中找出只言片语,说冯道也曾艰苦朴素,为民说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3995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