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的原因 怎么治疗盗汗

时间:2022-11-18 阅读:10 评论:0 作者:admin

  有些人在睡熟以后会不知不觉出汗,我们称之为盗汗。出汗异常在中医里称之为汗征,为什么会出现盗汗,又该如何治疗呢?

  盗汗指的是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的原因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

  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

  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

  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睡夜间盗汗的原因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

  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治疗方法

  一、盗汗的中药疗法

  1、煅龙骨、煅牡蛎

  用法:取3-5钱煎服,每天一次

  2、剁椒蚕豆炒鸡蛋

  食材:6枚鸡蛋、新鲜蚕豆、

  调料:葱、剁椒、盐

  做法

  1、先将新鲜蚕豆稍微切小一点,鸡蛋搅拌均匀。

  2、开火将锅烧热,将蚕豆、葱花都倒入鸡蛋液里,撒点盐

  3、锅中倒油烧到七成热,倒入调好味道的鸡蛋液,等鸡蛋液稍微成型开始搅碎翻炒。

  4、最后加入剁椒,翻炒片刻即可。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3057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