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古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吗?

时间:2024-03-24 阅读:32 评论:0 作者:admin

深度揭秘古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吗?

“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描写的七月十五中元节习俗。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人们要在这一天祭祀鬼魂,以助其投胎托生。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所以,中元节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民间最大的鬼节。“中元”之名源自道教。道教经典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

又将“三元”与“三官”相配,说天官神主赐福,生于正月十五;地官神主赦罪,生于七月十五;水官神主解厄,生于十月十五。道家以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届时地官检查、考校天上地下神仙、凡人、动物的表现,以便定罪免刑。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汉《老子章句》引《道经》:“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又《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会举行“中元普度”,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顺带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盂兰盆会”也有很大的关系。《盂兰盆经》中所记目连救母的故事,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41647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