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是大喜事 可皇太后为何要寻死觅活

时间:2024-03-16 阅读:5 评论:0 作者:admin

雍正登基是大喜事 可皇太后为何要寻死觅活

话说雍正得了皇位后,其生母德妃乌雅氏的第一反应,更多的是错愕与惊讶,而不是由衷的喜悦。《清世宗实录》中即记载说,乌雅氏得知雍正即位后,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按理说,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做母亲的应该是高兴才对,而乌雅氏却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此话颇多玄机,其中似乎透出两层含义:第一是自己并不看好雍正,有怀疑的意思;第二恐怕是觉得应该另有其人,但最后大位却得非所人。

胤禛的生母乌雅氏大概在十四五岁时进宫,直到康熙十七年喜得贵子,这就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四阿哥胤禛。尽管胤禛在满月后便被贵妃佟佳氏抱去抚养,但“母以子贵”,乌雅氏生子有功,在康熙十八年便被册封为德嫔。

次年二月,乌雅氏又生下六阿哥胤祚,因为连得两子,康熙二十年又被晋升为德妃,只可惜六阿哥胤祚福浅命薄,六岁时就夭折了。不过,乌雅氏这几年大概颇受康熙的宠爱,她的生育能力也是超级的强,在随后几年中,她连续生育了三个公主,并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生下她最后一个孩子,这就是十四阿哥胤禵。

胤禛出世时,乌雅氏级别不够,还不能亲自抚养自己的儿子,由此胤禛从小便和乌雅氏分开而居,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到她病逝为止。尽管胤禛和生母乌雅氏有请安或祝寿等固定的见面时间,但在宫中森严的制度下,母子间似乎既无法亲近,也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正如雍正自己所说,“生恩不及养恩大”,或许在当时胤禛的眼中,养母佟佳氏才是一个慈爱的母亲。由此,雍正和亲生母亲乌雅氏的感情不如养母佟佳氏,这也就很自然了。

从乌雅氏这边来看,她除了不能时刻接触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外,由于胤禛养母的地位尊贵,而她自己地位的卑下,这可能也构成了她对胤禛感情的障碍和隔阂。或许,胤禛也曾因为他是皇贵妃(当时的宫中之首)抚养而在无意间流露出骄傲的神态,这自然会让乌雅氏感到不自在而伤心难过。

久而久之,母子关系自然互生隔阂,陷于关系淡漠的尴尬境地。由于幼年时期缺乏生母的母爱关怀,成年后的胤禛对乌雅氏可能大都浮于礼节性的尊重。这是一种被制度戕害而蒙上了阴影的母子关系,可能熟悉而又陌生,频繁而又冷淡,悲哀却又伤感。

从母子的性格来说,乌雅氏和胤禛倒是颇有相像的地方,就连一胞所生的十四阿哥胤禵,也都是十分的倔强而情绪化。康熙说小时候的胤禛“喜怒不定”,这种容易情绪化的性格估计也是来于乌雅氏的遗传。胤禛和胤禵两兄弟本都是性情中人,胤禵可以为保八阿哥胤禩而顶撞盛怒之下的康熙,胤禛虽然在争夺储位时韬光养晦,但他即位后性格凸显,写的很多批示也是爽快淋漓,令人拍案叫绝。乌雅氏也是如此,一样的执拗和感情用事。

雍正即位后,乌雅氏说自己不愿接受“天子以四海奉养圣母一人”的威福,居然要以死相殉,随大行皇帝康熙而去,这实在是太不给雍正面子了。据雍正自己说,“皇父驾崩之时,母后哀痛欲绝,决心随皇父殉葬,不饮不食。朕叩头痛哭,上奏母后说:‘皇考以大事托付给我,今母亲执意以死相殉,那儿臣更有何依赖?将何以对天下臣民?那我也只好以身相从了。’经再三哀求,母后才放弃寻死的念头,勉强进食。自此后,朕每晚都要亲自到昭仁殿去详细询问值班太监,得知母后一夜安睡后,才放心的回到守灵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4117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