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奇才 边玩边干还能干得比别人好

时间:2024-03-15 阅读:6 评论:0 作者:admin

宋朝奇才 边玩边干还能干得比别人好

石曼卿不仅有诗才,而且博闻广见,胆识过人,是集才、能、识于一身的旷世奇才。

《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记载:“(石曼卿)尝上言,天下不识战三十余年,请为二边之备。不报。及元昊反,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

北宋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北方的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多年处于互不侵犯的和平状态。虽然西北的夏国时而向辽称臣,时而向宋依附,但总的来说,没有大规模战争,平安无事的样子。不过,此时的平安并不代表长期的友好,特别是占据河套平原、日益强大的西夏,对宋朝早已虎视眈眈。加上北宋王朝承平日久,奢靡享乐之风渐起,朝廷上下对随时可能燃起的战火却浑然不觉,如同一头沉睡的笨熊。

石曼卿却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以一介末吏之身,向皇帝上书,建议振兴国防、加强边备,提交了未雨绸缪之策,既有远见,有具胆识。不过,他的建议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和采纳。后来,西夏赵元昊果然称帝反叛,屡屡犯边,朝廷这才想起石曼卿当年的建议,虽然“稍用其说”,但加强军备的最佳时机已经一去不复返,从宋仁宗康定年间(1040—1041)开始,西夏对宋朝边境的侵扰,几乎未曾间断,打打停停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石曼卿不仅有文才,而且有干才,平时工作中看似心不在焉,但他实际上对于所管理的事项,却把握得条条精准,从无差池。

宋仁宗通过言边备一事,发现了石曼卿的军事才能。康定年间,西夏入侵,宋夏前线战火燃起。在此多事之秋,用人之际,宋仁宗启用石曼卿,让他与吴遵路一起,奉使河东,为太原、汾州一带的西北前线,训练士卒、供给粮草。

当时,二人领命前行,吴遵路昼访夜思,所到之处,见守令,访军营,细阅图籍,察看道路交通和粮草储备情况,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而并命奉使的石曼卿却天天赋诗饮酒,心不在焉的样子,让他十分焦急。一天,吴遵路劝石曼卿道:“朝廷不以在下为不才,得与曼卿并命。如今虽然对兵马粮饷事事留意,但到底担心百密一疏,辜负朝廷重托。以曼卿之才,倘能略加注意,必定万事周全,不辱使命。”

谁知,石曼卿听完却呵呵一笑回答说:“国家大事,怎敢疏忽?沿途情况,已了然于胸。”接着,他便把各州府郡县的情况,包括军队的勇怯、粮草的多寡、山川的险易、道路的通塞,悉数复述给吴遵路听,无一遗漏,听得吴遵路呆若木鸡,连连惊叹石曼卿为奇才。

是啊,有的人拼命干还不一定能干好的事,他却轻松应对,事半功倍,边玩边干还能干得比别人更好,真是奇才!

纵观历史,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好与坏。真宗在的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勤于政事,分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进京述职,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也能注意节俭,社会较为安定,给国家创造了一个相对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其时,铁制工具制作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吏治改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4109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