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六大好太监 有的堪称忠臣有的战功赫赫

时间:2023-06-29 阅读:18 评论:0 作者:admin

大明王朝六大好太监 有的堪称忠臣有的战功赫赫

读明朝历史,一说起“太监”这个话题,人们首先想起来的肯定是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这四大权阉。不可否认,这四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明朝的认知,尤其是“太监”这一特殊群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然而,在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当中,在那数以万计的太监中,既有像四大权阉这样专权擅政的顶级太监,当然更多的,则是和众人一样的普通太监。他们拥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感,拥有着各种各样的才艺与能力,我们只有摘掉歧视太监的“有色眼镜”,更多更深入地去了解他们,我们才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明朝历史。

一、文化素养极高

成化年间,司礼监太监戴义,弹得一手好琴,自号“竹楼”。当时,南京有一女子,琴技高超,号称两京一十三省无人可匹。她听说戴义好琴,好胜心起,遂与戴义订期比试。比赛当日,女子为了显示气度,让戴义先奏。戴义也不推辞,抚琴便奏。岂料,戴义一曲奏毕,女子已是泪如雨下,心知不敌的她面如死灰,忽然站起,将携带的古琴砸碎,随即拂衣而去,终身不再言鼓琴之事。

除了擅长鼓琴,戴义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尤以楷书见长,技法高超,据说与有“明朝王羲之”之称的沈度不相上下。

二、勇于进谏

弘治年间,太监何文鼎出身举人,壮年才自宫入宫。后因上疏弹劾外戚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惹怒弘治帝,结果被逮下锦衣狱。锦衣卫狱卒轮番施刑,要他招认幕后指使。何文鼎说:“有二人主使,但你们却拿不了他。”狱卒问是何人,何文鼎答曰:“孔子、孟子也!”弘治帝得知后大怒。御史黄山等人纷纷上书解救何文鼎,素来从谏如流的弘治帝此时一律不肯听。孝康张皇后因何文鼎弹劾自己的两个弟弟,也十分恼怒,暗中派人把何文鼎给打死了。后来,何文鼎冤狱得雪,弘治帝命以礼收葬,还亲自撰写祭文。时人写诗凭吊道:“外戚擅权天下有,内臣抗疏古今无。”

嘉靖初年的一天,嘉靖皇帝见一物在地上爬行,但他不认识,就问侍从太监这是何物。太监说是螃蟹。嘉靖皇帝命取来察看,发现螃蟹背后隐约有字,仔细辨认之下,乃是“桂萼”、“张璁”四字。嘉靖皇帝大惊,立刻命人调查,结果得知是太监崔文所为。原来,崔文因为看不惯桂萼、张璁小人得志、横行无忌的样子,所以才出此下策,目的是为了能让嘉靖皇帝惩处桂、张二人。但当时的嘉靖皇帝正因桂、张二人在“大礼议”之争中出力甚多,十分宠信他们,对崔文的“进谏”十分恼怒,遂将崔文给贬到了南京。大明王朝六大好太监:或忧心国事堪称忠臣,或战功赫赫堪称名将!

三、慕义有风骨

嘉靖末年,南京皇城的守门太监高刚,对当时名重天下的两位谏臣海瑞、林润十分钦佩仰慕,为此,他特地请人制作了一副对联,将二人的名字嵌入其中,挂在正堂。其联曰:“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万历年间的太监史宾,为人仗义,不爱财货。京官米万钟曾向史宾借贷银子七、八百两,但米万钟一生困顿,最后也未能偿还,史宾也不追究,还把借据烧掉,京城人都称赞史宾的“义举”。

四、忧劳国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3764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