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杀杨修:文人杨修卷入宫廷斗争

时间:2023-06-29 阅读:13 评论:0 作者:admin

曹操为何杀杨修:文人杨修卷入宫廷斗争

不少人认为杨修是因为他的才华外露,被曹操出于嫉妒而杀害,其实不尽然。曹操不但欣赏杨修的才华,而且对其“委以钱粮重任”,早晚“多有教诲”。如果单纯地因为嫉妒,曹操决不会把这个多次扫自己面子的人留在身边近20年。曹操之所以在死前的一年杀掉杨修,是因为杨修作为文人,已经深深地卷进了宫廷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杀掉杨修,不过是曹操为了身后接班人的安全,所采取的一种必要手段。

在曹操比较欣赏的两个儿子中,杨修是站在曹植这一边的。他在为曹植能够继承王位的问题上,出谋划策,纠集势力,成为反对曹丕的政治共同体。不过曹植因为“华而不实”,并不被曹操喜欢。再者,杨修作为曹植的嫡系党羽,为其在谋取王位上出的一些馊主意,多次被曹操拆穿,是曹操对杨修由厌恶而逐渐起杀心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自己死后权力的顺利交接,为了避免曹丕、曹植兄弟二人日后的明争暗斗,所以曹操随便找了个“泄密”和“扰乱军心”的理由,便果断地砍下了杨修的头颅,防患于未然。

曹操是位大文人,他重视文化,理解文化,更知道文人是不能随便杀的,但当他的政治统治受到知识分子的攻击和威胁时,文学家的曹操自然就会让位于政治家的曹操,只有通过政治手段,利用“铁血政策”,才能扫清口舌和文字障碍,实现“以曹代刘”的政治目的。对于曹操来说,杀掉几个不识时务的异己文人,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高压统治捷径,既能肃清耳根,又能杀一儆百,何乐而不为呢?

宇文邕整顿吏治,使北周的政治清明,是北周历史上的一代圣明君主。他在政治上的一大举措就是灭佛,使佛教在北周境内一时绝迹。那么,宇文邕为什么要灭佛呢?历史上又有哪些皇帝曾灭佛呢?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是怎么回事

在宇文邕之前的两位北周皇帝都是笃信佛教之人,这使得佛教在北周境内十分兴盛。上至王公贵族,下旨平民百姓对佛教都十分信仰。因此北周境内广建佛寺,许多壮汉都皈依佛门。

宇文邕起初也信奉佛教,但是渐渐地他开始意识到:百姓信佛,他们会专心于礼佛而不致力于生产;僧人的增多意味着从事劳作和参军的人书减少,这就直接影响了国库的收入和军队的实力。宇文邕灭佛的念头由此而起。

573年,宇文邕明确指出儒、道、佛教的先后顺序,儒为首,佛为末。574年,宇文邕正式下旨禁止佛教在北周出现,佛像、经书一应烧毁,僧人被迫还俗。

577年,宇文邕继续实行灭佛的政策,强迫僧人、尼姑还俗,从事生产与服役,这对刚刚灭了北齐,急需劳动力与兵源的北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宇文邕两次灭佛使得佛教在北周境内一时绝迹,但却推动了北周农业的发展,加强了北周军队的实力。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灭佛

历史上皇帝的灭佛事件被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其一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当时正逢吴盖起义,在佛寺内搜出了大量的武器,拓跋焘就怀疑僧人与逆贼有勾结,大为震怒,诛杀全寺僧人。重臣崔浩又在旁诋毁佛教,于是拓跋焘在一怒之下,于444年灭佛。

其二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宇文邕为了国家的发展,于574年灭佛。

其三是唐武宗李炎灭佛。唐武宗时期僧尼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对政府的实力大大不利,国家的负担也不断地加重。唐武宗为了整顿朝纲,加强中央的权利,于842年灭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3763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