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也有盗版书:目录跟正版一样 内容偷工减料

时间:2023-04-04 阅读:17 评论:0 作者:admin

明朝也有盗版书:目录跟正版一样 内容偷工减料

吴中镂书多利,而甚苦翻刻。俞羡章刻《唐类函》将成,先出讼牒,谬言新印书若干,载往某处,被盗劫去,乞官为捕之,因出赏格,募盗书贼。由是《类函》盛行,无敢翻者。

明冯梦龙《智囊·杂智部》

别以为盗版书是现在才有的事,其实至少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了盗版书的现象,这个和出版业的发达,以及市场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据《七修类稿》记载,当时的盗版书坊,一旦听说哪本书畅销,价格卖得高,立即就跟风印刷,并以低于正版书的价格卖出去,因此购买的人很多,抢走不少正版书的市场和利润。然而,价格低是以降低成本为代价的,而要降低成本,就得偷工减料。所以,往往一本书的目录跟正版书是一模一样的,但实质内容却减去不少。买书的人拿回去一看,大呼上当。

明朝盗版书最集中的地方,是福建的建阳,当时很多盗版书坊集中在那里,不仅偷工减料,而且纸张、油墨和校对的质量都很差。

明朝的江苏吴中一带,文化发达,不论是小说还是科举参考书,都卖得很好,于是,盗版也如影随形,跟风而上,搅乱市场,弄得正版书商苦不堪言。

当时有个叫俞羡章的文化人,编纂、印刷了一本名为《唐类函》的书。在书还没进入市场前,俞羡章就先琢磨怎样才能杜绝盗版现象,同时又能带动销售。最终,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先到官府预警,假装说自己印刷的若干卷《唐类函》,在运往某处销售的时候,路上遭人抢了,请求官府下令抓捕抢书贼,同时还悬赏民间,如果谁能举报抢书的人,就赏他钱。

俞羡章的这一招很管用,一来借着新书失盗炒作,且惊动了官府,起到了很好的广告作用,书还没出来就已在市场上红起来了;二来借着官府的威力,震慑那些企图盗版的书商,因为一旦有盗版书出现在市面上,就会有抢书的嫌疑,极有可能被举报,面临法律的惩罚。书还没有出来,法律的震慑力就已经覆盖到市场上了。

唐类函

《神雕》中,黄蓉对杨过的猜忌和怀疑是有目共睹的。第三回开篇,郭靖提起芙儿与过儿的婚事时,黄蓉便以「芙儿怎么能嫁给那小子」一口回绝,短短一句话就把杨过定位成了出身卑贱的野孩子。此后,她又因为杨过「脸上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异之色,依稀是杨康当年的模样」而心中生憎,从此不再传授杨过任何心法招式,只想着「莫养虎为患,将来成为一个大大的祸胎。」

诚然,《射雕》里的杨康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他背弃大宋,假领丐帮,残杀五怪,嫁祸东邪,使郭靖含怒离开,延续了三部书的情爱佳话也差点破灭。但仅因杨康的恶,就断定一个心性未定的十一二岁顽童为「祸胎」,把对杨康的恨意和愧疚全部嫁接给了遗腹子杨过,黄蓉似乎没了从前伶俐的光彩,却将心胸狭隘展露无疑。但很多回答了问题的知友们却认为,黄蓉自来生性多疑,自《射雕》时代便是如此,金庸对黄蓉的刻画是连续一致的。有网友这样写道。黄蓉从来猜忌就不少,心眼那个多。《射雕》里怕穆念慈爱上郭靖,试图以毁容威胁过穆念慈,虽然后来成了好朋友。郭靖当日为花剌子模满城百姓求情,她认为郭靖爱的是华筝,愤而离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3429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