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和湖南省靖州县人民政府在京联合召开“中国·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据介绍,目前我国干茯苓年需求量达3万多吨,茯苓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之功效,是临床运用最多的四大传统药材之一,有“十方九苓”之说,同时又是药食两用药材。“随着茯苓在保健品和休闲食品等领域不断开拓,茯苓产业规模将更大。”与会专家们对茯苓产业前景十分看好。
全国三大主产区 湖南靖州交易量占六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王文全教授带领课题组对我国茯苓资源区域分布、生产技术、流通现状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他在会上介绍,从栽培、生产加工和流通来说,我国茯苓有三大主产区。
一是大别山地带,包括安徽省的岳西县、霍山县、金寨县和湖北省的英山县、罗田县、麻城市,形成以湖北为中心的茯苓科技创新阵地。
二是湘黔地带,以湖南怀化靖州县、贵州黎平县为中心,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州茯苓”,有靖州茯苓大市场等产业基础,该市场既有鲜茯苓也有初加工后的茯苓流通交易。
三是云南楚雄、普洱,所产茯苓为“云苓”,当地鲜茯苓运往安徽、湖南进行加工流通。
“每年在我们靖州进行鲜、干茯苓交易达7万余吨,交易量占全国的6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2007年,靖州获得‘中国茯苓之乡’之称。”谈到茯苓,从湖南远道而来的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副县长侯凤飞十分自豪,“全县总人口才27万,而茯苓产业从业人员就有12万人。2014年种植茯苓300万窖。”
保护生态资源 优化茯苓栽培生产技术
“目前我国野生茯苓很少,市场上99%的茯苓均为人工栽培。”王文全说,我国茯苓栽培经历了探索期、规模栽培期、引种推广期,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规模化种植。
因为茯苓主要在松木上培植,所以茯苓的栽培种植需要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规范菌种,二是解决木材资源短缺难题。目前各地有40多种茯苓菌种,使用较广的有“5·78”菌种和“湘靖28”菌种,王文全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并实施菌种的地方和行业标准。他测算每年需要15万吨松木用于栽培茯苓,但我国森林资源紧张,要想实现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栽培技术。
本次会议承办单位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针对茯苓菌种退化、产量低、质量差,栽培与加工技术落后,农残、重金属超标,产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物利用度低,药用价值开发程度不高等问题,进行了“大宗道地药材茯苓栽培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课题研究,其中“茯苓栽培与加工产业化项目” 2012年1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