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公布维生素D和抑郁症发病之间的因果关联

时间:2022-11-14 阅读:13 评论:0 作者:admin

  近日,来自西澳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维生素D的缺乏或许在个体后期生活中并不会引发抑郁症,但却是个体抑郁的一个标志;研究者表示,截止到目前为止很多研究证据都表明维生素D的缺失同抑郁症的发生存在一部分的因果关系。

  Almeida教授说道,我们都知道大脑中包含许多维生素D的受体,这就说明维生素D在调节部分大脑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就存在这种可能性,即低水平的维生素D会引发抑郁症,这说起来合情合理;然而本文的研究揭示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许是反向关系,即低水平的维生素D是抑郁症引发的结果,因为抑郁症患者往往运动较少,而且晒太阳次数较少。

  研究人员发现,低浓度的维生素D和当前抑郁有关,但和个体过去或将来抑郁无关,老年抑郁症患者机体的维生素D浓度较低或许是其抑郁状态的一种标志,但并不是引发抑郁症的原因;研究者分析了来自珀斯市区(Perth metropolitan area)年龄在71岁至88岁间的3105名男性个体,对其机体的维生素D浓度进行了测定,这些个体都有抑郁症历史或当前正处于抑郁症状态。

  研究者对参与者进行问题提问,并且利用健康管理数据来分析其过去的抑郁症发病情况,同时对当前患者的抑郁症状态建立老年抑郁量表评分;研究结果显示,从业医生应当适当控制针对抑郁症患者治疗的维生素D补充物处方;维生素D通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那些容易摔倒的老年个体。

  基于本文研究数据,从业医生应当谨慎一些,因为有证据表明过量的维生素D对机体引发的伤害要远大于好处,比如大量的研究就表明维生素D的摄入会增加个体摔跤及骨折的风险。当然研究人员并没有消除这种可能性,即维生素D依然具有少量的抗抑郁效应,但研究者建议应该进行大量的随机安慰剂控制试验来消除或建立维生素D和抑郁症之间的具体关联。

  链接

  维生素D(vitamin D )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佝偻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的变化。神经精神症状上表现为多汗、夜惊、易激惹。骨骼的变化随年龄、生长速率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等因素有关。可出现卢骨软化、肋骨串珠等。骨软化症多发生于成人,多见于妊娠多产的妇女及体弱多病的老人。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910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