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药致肝衰竭谜团被解开

时间:2022-11-11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研究团队发现候选药物

  癫痫病患者常会服用一种叫丙戊酸的药物,但是某些患者在服用这种药物3个月后即发生急性肝衰竭,严重的还会死亡,一直以来原因不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研究团队日前解开了这一医学上的谜题。

  据了解,癫痫病患者一般都会服用一种叫做丙戊酸的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部分癫痫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会发生急性肝衰竭,严重的还会死亡。尤其是ahs综合征(一种由于线粒体蛋白突变引起的癫痫症)病人,在服用丙戊酸3个月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比例高达1/3。去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丙戊酸严重肝毒性加入了黑框警告,规定ahs综合征患者和两岁以下、怀疑有线粒体疾病的儿童禁用丙戊酸。但是丙戊酸导致急性肝衰竭的致病机理却一直未能阐明。

  刘兴国研究团队,将ahs综合征患者的成体细胞“逆转”为多能干细胞,再分化成与患者身体中的肝细胞极为相似的肝样细胞。通过分析后发现,与正常人来源的肝样细胞相比,ahs综合征患者的肝样细胞在遇到丙戊酸后,更易发生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ahs患者的肝样细胞之所以更易凋亡,是因为细胞中的线粒体的通透性孔道mptp更活跃,对丙戊酸也更敏感。

  “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发现,左旋肉碱等3种候选药物,能有效抑制丙戊酸对肝脏产生的危害。”刘兴国表示。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1~10岁以后逐渐降低。我国男女之比为1.15∶1~1.7∶1,种族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7829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