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局抽检868批次乳制品 合格率达99%

时间:2022-11-08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官方网站获悉,在2014年第三阶段第二批食品安全抽检中,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乳制品进行了专项检查,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干酪、炼乳、奶油、奶片奶条等 。

  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品质指标等37个指标,共抽检191家企业的868批次产品。抽检结果显示,大部分产品均合格,只有呼伦贝尔海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所生产的“海乳”牌奶油菌落总数超标。合格率达99%。

  据了解,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GB 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GB 1964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制乳》(GB 251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GB 25192-2010)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据悉,在本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国家食药总局共监督抽检了包括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制品、酒类、焙烤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糖果及可可制品、调味品、饮料等23类食品的21188批次样品。

  据《2013-2017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乳制品行业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后三聚氰胺时代,我国乳制品行业增速放缓,乳制品产量从2009年的3205万吨增长至2011年的3548万吨,复合增速仅为5.2%,主要是我国乳制品消费者消费信心受挫,并非消费量已达饱和状态。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客观上促进乳制品行业转型,政府加强乳制品行业的整改、提升行业进入门槛、企业加强奶源建设、提升产品品质,我国乳制品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增速也开始逐步回升。201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增速回升至6.6%。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671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