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佳材赴北京督导检查“两会”食安保障工作

时间:2022-11-06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2015年2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一行到北京督导检查“两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滕佳材先后到北京市一轻食品集团、北京市二商集团及所属生产经营企业和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进行实地检查调研,并听取了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滕佳材对北京市“两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为保障今年“两会”期间食品安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把安全可靠作为第一原则,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的工作要求,相关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实,专门成立服务保障领导机构,明确重点监管区域,严格落实工作职责,注重源头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两会”驻地宾馆供应食品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北京市相关食品企业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按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和标准生产经营,提供了安全优质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相关工作值得肯定。

  滕佳材强调,“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两会”成功举行的重要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从讲政治、讲大局、敢担当的高度,做好“两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要强化制度措施落实,突出重点,强化食品和食品原料源头管理,保障来源可靠、可追溯;要强化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健全预案,加强舆情监测,加强值班值守,对食品安全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置;要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切实保障“两会”期间食品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问题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所有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的概念,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食品安全,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的安全,也包括经营的安全;既包括结果的安全,也包括过程的安全;既包括现实的安全,也包括未来的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583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