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早餐“隐性”食盐伤人无形中

时间:2022-11-06 阅读:6 评论:0 作者:admin

  大家都知道过量食盐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食盐的化学名为氯化钠,其导致高血压的“祸首”主要是其中的“钠”。

  因为钠离子较多时,会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引起血容量、心输出量的相应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如动脉壁内钠含量增加,还会促使高血压病人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往往趁着周末大采购一番,将一周的蔬菜购好,放入冰箱存放,吃这种存放了几天的蔬菜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的。

  因为蔬菜本身含有硝酸盐,而硝酸盐本身无毒,但是在储藏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它在人体内与蛋白类物质结合,可生成强致癌性的亚硝酸盐类物质。

  蔬菜中的硝酸盐常常来自肥料,给蔬菜施肥没有错,问题在于人们往往大量、单一地施用氮肥,超过了植物的需要量,或是在要收摘之前还在施肥。

  由于植物来不及把它们全部用来合成营养物质,只好以硝酸盐的形式留在蔬菜中,成为隐患。营养丰富的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较根类、茄果类蔬菜更高。

  此外,街边的很多早点摊位在为顾客提供稀饭、豆浆的时候常常会在摊位摆上几碟咸菜或酱菜,还有不少做烧饼的小摊也会在面中加盐。这些都是人们经常吃的,那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了很多所谓的“隐性”食盐。

  有些高盐食物吃起来不一定咸。因此,单靠味觉分辨这些含盐食物含盐量的高低未必准确,很多食品同时有其他味道,比如甜味往往会盖过咸味。小苏打常被当发酵粉来做馒头、包子和油条。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其中的“钠”与食盐中的“钠”一样,也会引起高血压。

  同样,味精含谷氨酸钠,同样会增加人体“钠”的含量,从而导致高血压。此外,饼干、薯片、酱菜、话梅等加工好的食品中其实都含盐,虽然在这些食品的包装上标明含有食用盐,但到底含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有的患者一旦确诊高血压后,高血脂和高血糖也相继被诊断出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看似不同的疾病,其实发病机制有相同之处,都是人体代谢出了问题。

  医学上将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称之为代谢综合征。而避免上述疾病发生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管住嘴,少吃重口味的饭菜,防止摄入过多的“钠”。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5827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