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是怎么回事 告诉你痱子怎么防治最好

时间:2022-11-05 阅读:6 评论:0 作者:admin

  痱子是一种在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很多小孩子经常会起痱子。引起痱子的原因有很多,那么你知道痱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痱子如何治疗和预防,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痱子有什么临床表现 2、痱子如何治疗

  3、痱子是怎么引起的 4、痱子是什么症状

  5、痱子如何诊断 6、对付痱子有哪些偏方

  7、怎样预防生痱子 8、儿童长痱子怎么办

  9、长痱子怎么护理 10、长痱子吃什么好

  11、老年人长痱子怎么办

  痱子有什么临床表现

  痱子的因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汗腺导管变窄或阻塞,导致汗液潴留、汗液外渗周围组织,形成丘疹、水疱或脓疱,好发于皱襞部位。

  根据汗腺导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晶形粟粒疹

  又称白痱,由于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高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

  皮损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轻擦易破,干涸后留有细小鳞屑。有自限性,一般无自觉症状。

  2.红色粟粒疹

  又称红痱,由于汗液在棘层处汗管溢出引起。急性发病,皮损为成批出现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自觉轻度烧灼、刺痒感。

  3.脓疱性粟粒疹

  又称脓痱。多由红色粟粒疹发展而来。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脓疱内容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4.深部粟粒疹

  又称深痱,由于汗液在真皮上层特别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严重和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

  皮损为密集的皮色小水疱,内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时增大,不出汗时缩小。

  当皮疹泛发时,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面部、腋窝、手足可有代偿性出汗增加,可造成热带性汗闭性衰竭或热衰竭,患者可出现无力、困倦、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546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