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称全球11亿年轻人可能听力受损

时间:2022-11-02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在此间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全球有约11亿青少年正在受到个人视听设备和娱乐场所噪音超标的威胁,由此造成的听力受损可能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就业带来不良影响。

  这项研究发现,在12岁到35岁的人群中,将近百分之五十的人在使用个人视听设备时音量超标,百分之四十的人在娱乐场所噪音超标的情况下停留时间过长。据介绍,通常在100分贝噪音的情况下停留15分钟就可能对听力造成暂时或永久性损害,而一般演唱会、酒吧、夜总会和体育赛事现场的噪音都会达到或超过100分贝。

  世卫组织负责非传染病控制的官员艾蒂安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听力置于危险中,但只要培养起保护听力的良好习惯,比如把音量调小、佩戴耳塞或者选择合适的耳机,就可以在享受娱乐的同时避免听力受损。”

  世卫组织估计全球目前大约有3.6亿人因为各种原因听力中度或重度残疾,其中一半的人原本可以避免。

  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为纪念今年的国际爱耳日,世卫组织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起“让听安全起来”的倡议,以期唤起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以及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重视娱乐噪音对听力的损害问题。

  糖尿病会增加失聪危险 三高都很伤听力

  糖尿病会增加失聪危险 随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的增多,这些疾病已成为诱发老年性耳聋的一大类危险因素。近日,美国多家媒体都载文介绍,三高人群应该预防他们潜在的听力风险。

  高血压会导致全身血管病变,影响到身体许多组织器官的微循环,其中包括内耳微循环,造成内耳血氧缺乏,导致听力减退。发表在《每日邮报》上的这一研究称,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和患者年龄的增加,听力损伤会更加明显。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多项研究发现,高血压不但会导致听力丧失,还特别容易导致高频听力的下降。高频听力一旦下降,就会影响日常话语交流。

  糖尿病会增加失聪危险。《临床内分泌和代谢杂志》刊登日本新潟大学堀川千华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项新研究称,即使考虑到衰老和噪音环境等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听力问题发病率仍然比非糖尿病的健康人群高两倍多。堀川千华分析指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受损,听力丧失危险随之增加。这是因为血糖会损害耳内神经和组织,破坏听觉能力。今年早期美国研究发现,女性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糖尿病病情没有很好通过药物控制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听力丧失问题。

  对于高血脂是如何伤害听力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新研究称,他们分析了10万多名高血脂患者的资料后发现,高血脂导致的耳聋大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中,且发病过程缓慢。究其原因,高血脂可导致内耳脂质沉积,过氧化脂质增加,内耳细胞损伤,血管萎缩,最终导致耳聋。另外,由于高血脂会导致血液黏滞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内耳血流缓慢及供血不足,导致听力下降。

  对此,美国国家耳科协会建议,三高患者更应保护听力。具体包括:1.积极治疗,控制三高病情。2.定期检查听力,一旦出现耳聋,最好在6小时内就诊,病情超过3个月,听力恢复几率就很小了。3.避免环境噪音损伤听力,尽量不参加环境噪音大的娱乐活动。4.遵循“5分贝原则”——噪音每增加5分贝,允许暴露在这种噪音环境中的时间就应该减半。5.高血脂症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应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既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又可防止高血脂导致的耳聋。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4625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