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数天排血便医生切出息肉比拳头还要大

时间:2022-10-24 阅读:6 评论:0 作者:admin

  近日,家住莆田城厢区的一名七旬老太,因为连续多日排血便,家人出于担心,带她前往莆田市第一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老人的肛门里,居然长了一个比成人拳头还大得多的巨大息肉。

  随后,该院消化道内镜科医生应用肠镜进行手术,成功摘除息肉。老人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了解,这名老太姓陈,今年已经75岁。不久前,老人开始出现排血便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十多天。眼见老人每天如厕十分痛苦,家人最终决定将其带到莆田市第一医院进行检查。

  莆田市第一医院消化道内镜科的医生使用电子肠镜检查后,发现陈老太肛门附近的结肠处有一块巨大息肉。考虑到陈老太既往有心脏病史,为进一步治疗,该院消化道内镜科周旋光主任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决定应用肠镜进行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周旋光主任发现陈老太体内的息肉表面呈菜花状,几乎占据整个肠腔,如果采取整体切除,有可能对病人造成大的伤害。于是决定采取先分块然后进行切除的手术方式。手术中,医生共使用大小十一枚钛夹封闭创面,术中无明显出血。

  整个手术历时近3小时。术后,陈老太没有出现任何腹痛、出血、腹胀等不适情况,经过术后几天的常规治疗后,目前其已康复出院。

  据悉,肠道息肉就是肠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主要与长期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有关,是一种癌前病变,消化道中见瘤即切,即主要是指息肉样变需切除治疗。

  早检查、早摘除肠息肉,对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陈某因息肉巨大,若采用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慢,且并发症较多。

  采用内镜微创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即可进食。术后的主要注意点是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尽量卧床休息7天即可。

  链接

  粘膜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也可以是腺瘤或错构瘤。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大肠息肉可以是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发生,多数有蒂,少数是广基的。大多数病例常常没有引人注意的症状,仅在因其他疾病做肠道X射线造影检查、纤维内窥镜检查或在尸体解剖时偶然发现。肠道息肉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常见的大肠息肉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儿童性息肉、腺瘤 、乳头状腺瘤。此外,也常见于家族性息肉病和珀茨-杰格斯二氏综合征等。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094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