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 怎样和小朋友相处

时间:2022-09-12 阅读:16 评论:0 作者:admin

  作为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有时真的感觉他们很孤独。那么你的孩子容易和小朋友相处吗?你的孩子又是怎样和朋友相处的呢?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自言自语,一个人玩不行总想大人陪着,想想我们小时候,兄弟姊妹多,大家玩的很快乐,再看现在的孩子真是很可怜,所以我们要多找机会让孩子们一块儿玩。

  因为“独生”和“独养”,每个孩子都体验着深刻的孤单;城市化发展也剥夺了孩子们交友的空间和交往的安全感。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友谊的快乐?

  一个4岁的孩子会有孤独感吗?35岁的妈妈张冰心告诉我们,有一天凌晨5点多,儿子跑到她的房间里,摇醒她:“我梦到我有了一个弟弟,可他突然被大风吹走了。妈妈,你给我一个弟弟妹妹吧!我太孤独了!”张冰心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是她第一次从儿子嘴里听到“孤独”这个词,她从来也没有想到,儿子这么小,竟然会体验到这种情绪。

  但,她能怎么办呢?她是个职业女性,她不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再给他生个弟弟或是妹妹。她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陪伴孩子,可孩子渴望的是玩伴,是同龄孩子的友谊!

  孩子需要同伴友谊

  中国的孩子们一出生,就被集体贴上了“独生子女”的标签。每家关上门,都是一群大人面对一个孩子的格局。“我已经给了孩子足够多的爱,我一直以为,孩子有父母的爱,就能够比较幸福地成长,弥补孩子没有玩伴的缺失。”张冰心说。

  不止父母这样想。很久以来,社会科学家和众多的心理学家都忽略了年幼孩童之间的关系,把孩子与母亲关系的研究放在第一位。“再好的父母都不能代替伙伴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孩子是在同伴交往中长大的,这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同伴交往的一大功能就是相互学习。“儿童的学习是一种观察性学习,儿童懂道理经常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比如,你烫伤了,那我得注意,我这么做也会烫伤;你挨批评了,我知道这样做是大人不允许的......孩子是在交往中互相学习的。”

  美国心理学家罗宾在《童年友谊》一书中指出:儿童之间的友情对孩子们的生活具有潜在的重大作用:为别的孩子提供学习社会技能的机会,认识自我,并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和形成团体的归属感。孩子可以在交往的冲突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正视自己的弱点,这些仅在家庭中是难以获得的。

  孩子与大人能成为朋友吗?

  4岁男孩成成每天回到家,都央求妈妈跟他玩。可是妈妈要做饭、要收拾屋子,哪里有空闲陪他。

  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孩子每天都有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要么是孤独地玩耍,要么是与几个成人交往。“我开始还有耐心跟孩子玩,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拿勺子舀水这样一件事,孩子就能一个小时不烦!”刘琳说。“孩子和成人生活在两个空间,成人的生活是有时间表的,孩子没有,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有自己的时间概念。”

  教育专家徐国静说:“从空间上来说,成人的思维很现实,被现实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困扰。孩子的思维,幻想多于现实,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

  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时空是一样的,思维碰撞不会错位,游戏的投入程度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从心理、生活、时空上,孩子与孩子交往的欢乐,得到的成长营养,是无可替代的。”

  与成人的过多交往,可能使孩子获得的关注过度。一方面这让孩子得到足够的爱,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形成自我中心:当任何要求都在第一时间获得满足,孩子将很难理解合作的概念,而在与他人有冲突时,也不知道如何辩解、谈判、迁就、妥协与和解。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1669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