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信群温暖了96个孤残儿童

时间:2022-09-08 阅读:15 评论:0 作者:admin

  这几天,“狮爱行走—2月8日——瓦房店96个弃婴”微信群里的23个人都非常活跃。自从知道要去瓦房店得利寺镇龙潭村大连市孤残儿童寄养基地,帮助那里的96个孩子后,这个群就应运而生。大家在群里一起商量孩子们最需要什么,要给他们送什么,行车路线等等很多问题。

  2月8日上午7时许,20多名中国狮子联会大连会员管理委员会第十分区的爱心人士抵达了孤残儿童寄养基地。爱心人士们不但给孩子们带来了他们最需要的尿不湿、过冬衣物和儿童奶粉,还有3名牙科医生与2名心理咨询师。

  车一停稳,狮子会的成员们就一边忙着将捐赠物资搬下车,一边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探访寄养家庭,对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口腔检查与心理咨询。近2个小时的探访,给这些孤残孩子家庭留下了大量的专业建议,随行的心理咨询专家表示:“如果有机会,我们希望能够与寄养中心展开一个长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项目,帮助孩子们更好成长。”

  活动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在“狮爱行走—2月8日—瓦房店96个弃婴”微信群里贴出照片和感想。活动组织者@陈王说:“爱是交流,爱是陪伴,其实冬天并不冷,而且心很温暖!”

  孤残儿童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对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为切实解决残疾孤儿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疾病和缺陷,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能力,实现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

  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提升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而现代家庭寄养模式是20世纪中叶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国外出现专业化家庭寄养方式,组成以满足孩子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专业性或治疗性的寄养家庭。家庭寄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大约10多年前被引进了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近年来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尝试。这种新型的孤残儿童寄养模式,一方面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照顾理念,另一方面,又能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福利的社会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儿童福利事业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开始越来越多地把孤残儿童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人格发育等与他们的生理需要一同纳入保育服务的范畴。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1505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