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炉的首个骨指数报告提示:超过三成受检国人的骨骼指数不达标。医学专业人士提醒,若想骨骼无忧,不要等到骨质疏松了再补钙,需养成终生呵护骨健康的习惯,注意运动与营养搭配,35岁前投资好“骨银行”,为自己多存“骨本”。
调查:超三成国人“骨气”不足
近日,《汤臣倍健中国居民骨骼健康指数——2011-2013年中国骨密度状况调查报告》在京发布。数据显示,超过三成受检国人骨骼指数不达标。从城市版图上来看,仅东部地区入围骨骼“发达地区”,其中,上海居民的骨指数排名全国第一,骨骼最硬;东北、中部地区临近小康线,入围骨骼“发展中地区”;西部则成了骨骼最脆弱的区域,骨质疏松的比例高达11.2%,女性骨指数更是全国最低。
别等骨质疏松再补钙
王女士今年60岁,平时多在家看电视或打麻将。饮食上不喜欢吃肉、豆腐等豆制品,几乎不喝牛奶。王女士觉得自己并没有很明显的“腰酸背痛”,不太相信自己有骨质疏松的问题,然而不久前她在家中的洗手间摔了一跤,结果就骨折了。医院的检查提示,她有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所以才会这样“骨脆脆”。王女士后悔不迭,赶忙四下打听有什么方法补钙,什么保健品补钙效果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洪昭光则认为,等到骨质出现问题,才意识到需要补钙就太后知后觉了,最好35岁前为“骨银行”里多补钙,存好“骨本”。
据介绍,20多岁到35岁是骨量的高峰期,从35岁开始,人体的钙质就开始净流失了,而且这个过程不可逆。而骨质流失的速度因人而异,受遗传基因、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因素影响。要想让我们在中老年时不发生“骨脆脆”,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35岁之前,尽量多补钙,增加自己在“骨银行”的“存款”。如果在骨密度峰值较低或在骨质流失时未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都可能会为骨健康埋下隐患。
“会补钙”效果事半功倍
有了补钙的意识,还要会补钙。许多人认为喝“骨头汤”能补骨,但骨头汤中钙含量并不高,1公斤猪骨头熬汤两小时,汤中的钙含量仅20mg左右,而骨质疏松人群每日需要的钙量为1200mg或以上,用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