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国东吴谋臣鲁肃为什么劝孙权夺荆州

时间:2024-03-03 阅读:6 评论:0 作者:admin

解析三国东吴谋臣鲁肃为什么劝孙权夺荆州

鲁肃是孙权最器重的谋略家。在孙权谋略不当时,常常规劝他。鲁肃是安徽人,当地豪族,他曾慷慨地借周瑜自己几乎一半的存粮。后者把他推荐给了孙权。在酒席上经过交谈,孙仲谋对鲁肃的见识十分赞赏,单独留下了他。

《三国》鲁肃剧照

两人在同一张塌上,喝着同一壶酒,谈论国家大事。彼时的孙权想要立刻成就霸王之业。鲁肃劝孙权现在应安居江东,等待时机。现在曹操已经控制了汉室,在名义上已经取得了有利地位。现在最要紧的是夺取荆州,在建号称帝之后在夺取天下。曹操现在在北方也有许多问题,他现在想统一天下为时尚早。这番话和以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许多观点是一致的。孙权见鲁肃有如此的政治眼光,立刻就重用了他。

建安十三年,曹孟德南下进攻刘表。谁知刘表突然死了。等江东得到消息,鲁肃向孙权建议立刻让他以吊丧的名义前往荆东,目的是联合此时正居住在荆州的刘备。鲁肃向孙权分析,荆州不仅经济富饶,而且在地理位置上,连接着沿海和内地。在战略上是个重要的地方。刘表的两个儿子互相争夺,使地方内部分裂。刘备成了唯一的地方代表,现在曹军压阵比较容易说服。孙权连忙同意。

鲁肃找到处境狼狈的刘备,对他晓以利害。诸葛亮与他的意见相差不大,帮助鲁肃一起说服了刘备。正在这个时候,曹孟德给江东送去了恐吓性,文臣都被吓破了胆。孙权本就对抗曹没有信心,边上的文臣这么一说,就更让他心里没底了。鲁肃劝孙权不要听投降派的。为了让孙权树立信心,他拉来了周瑜。周瑜表示支持鲁肃的主张,他认为曹孟德是可以战胜的。

这一年,曹操被打回北方,孙权用最隆重的礼仪欢迎他这位谋臣。可是鲁肃说他并不觉得荣耀,等到孙权统一天下时,才会感到荣耀。孙权听出了言外之意,鲁肃是在劝自己不要为现在的胜利怡然自喜,更重要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三国吴王孙权的缺点都有哪些

孙权的缺点是太依赖别人。他自己不敢下重大决定。在他26岁的时候,曹操要攻打荆州了。本来已经和鲁肃说好,让鲁肃先以吊丧的名义去荆州联合正在那儿暂居的刘备,然后一起反击曹操。可是在收到曹操的恐吓信时,在他身边的文臣都吓破了胆主张降。

孙权石像

他的信念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动摇了。他犹豫了不知道究竟是战还是和。鲁肃回来了,又费了一番唇舌说服孙权。他还带来了诸葛亮也是主张战的的观点。最后加上周瑜也表示他也主张战,孙权才终于做出决定。孙权做决定一向是哪边力量大就听哪边的,不过也难怪他不敢,毕竟他阅历浅,这么年轻就背上了整个江东的责任。

孙权这么依赖众人,归根结底是他有点懦弱。他之所以在赤壁之战中犹豫,还是害怕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不敢与他交手。在下属把关云长捉回来后,他害怕刘备的复仇。就把关羽的首级给了曹操。先尽快地撇清自己。

孙权作为一国之君,他有时候的行为也有点幼稚。他见大臣的脸很长,就牵来一头驴,在驴脸上写上该官员的姓名。他为了图一时的开心,完全没有顾及到这位大臣的人格尊严。

晚年的孙权也有多疑的缺点。他对太子和鲁王的待遇相差不大。陆逊就劝说要守礼,应该给太子独享的尊荣,孙权就怀疑他和太子已经勾结在了一起。陆逊功高震主,而且在江东士族中很有地位。孙权先下手为强,找借口杀死了陆逊的亲人和好友,最后把陆逊逼死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4097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