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前有所谓门荫和任子制度,即使隋唐以后建立了科举制,当官靠读书,但那只是皇帝老儿选拔人才多了一条道而已,“子凭父贵”的事依然大行其道。于是,高官子弟凭借祖上的功绩、地位,得以循例担任官职。苏洵《上皇帝书》说得很透彻,任子制度,即是“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
在那个时代,嘴上喊着“俺爷是某某高官”,“俺爹是某某高官”的人,是很牛的。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们从小就和自己成功的长辈呆在一起,耳濡目染,见多识广,这种经历能让他们在某些方面大大超过草根出身的人。
对于有个好爸爸的子女来说,如果自身有真才实学又谦虚谨慎,那么他的“官二代”身份,确实比寒门子弟更容易获得成功。比如曹操的父亲是汉朝国防部长,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和曾国藩是进士同年,曹操凭借其父亲的关系踏上仕途;李鸿章很早就拜在曾氏门下,因此才得以飞黄腾达。他们二人成功,固然有个好爸爸,但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抱负和真才实学。
但是,历史上也有很多豪门子弟因其优越的家庭背景,坦荡的仕途,及父母的溺爱,而导致一个通病,就是清人吴汝纶说的,“习于骄恣浇薄”,结局却不妙。历史上大多数开国皇帝都能轻徭薄税、爱民如子,但其后代奢侈享乐,横征暴敛,最后导致丢失江山的大有人在。比如,有名的隋炀帝、唐玄宗等等,至于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朝代都很短命,如此情形就数不胜数。
爸爸是皇帝的尚且如此,如果是皇帝手下的高官,那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摊上一个居高位但作威作福,自己也不知道收敛的话,那么结局会更悲惨。
唐朝王锷历任岭南、河中、河东节度使,后来登上宰相高位。他在地方任职时,交给儿子王稷一项任务:充当“驻京办主任”,用银子为自己铺路。
当时王锷任岭南节度使时,坐镇广州,管辖着今天广东、广西大部,云南一部分,海南及越南北部广大地区。特别是广州,商业繁荣,国际贸易兴盛。王锷收的租税,除上交朝廷外,截留的部分数量巨大。作为边疆大吏,他还私自经营海外贸易,旗下有一支庞大的船队,每天都有十余艘装载犀角、象牙、珠贝等贵重货物的商船启航。连续经营8年,“家财富于公藏”,财富超过国库。“京师权门多富锷之财”,京城里的权贵们都眼红了,感到王锷比他们富多了。最好
王锷在地方任节度使时,其子王稷长驻京城,根据朝廷官员地位高下及对其父升迁作用大小进行贿赂。但其父去世,背靠的大树倒了,他很快就惹上官司,家奴告发他侵占父亲原拟进献朝廷的钱物。皇帝派人到他家检点财产,若非大臣裴度为其转圜,他怕是难逃牢狱之灾。
后来朝廷任命王稷为德州刺史。上任时,这位花花公子带着一车车的金银珠宝,还有美妾和众多仆人,一路招摇过市。节度使李全略顿起贪念,怂恿军人杀死王稷。王稷的女儿被李全略掳去,收为小妾。
王锷还只属于那种“爸爸是贪官、自己低调并且还在处心积虑编制关系网”,结局尚且如此;如果你是官二代,自己还不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肆无忌惮、为非作歹,即使你爸爸是当朝宰相,结局也同样悲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