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黑山前摆战场,牧童识得旧刀枪。白发渔樵诸事懒,闲散,坐谈古今论兴亡。有夏商周秦连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趣,不摇纨扇自然凉。台湾历史学家柏杨先生在总结了历代封建王朝的得失兴废以后,曾提出了一个“瓶颈”理论。他认为,就每个封建王朝来说,其开国君主故去后的三四十年乃是维持其正常统治的非常时期。有许多短命王朝之所以短命,其原因就在于其第二任皇帝或第三任君主的选非其人上。这段时期恰如一个细颈大肚的瓶子中的颈部,过了颈部,就可以进一步施展国力了。
由李渊肇基,李世民实际创立的大唐王朝和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一样,也有其统治上的瓶颈阶段。这个阶段从武则天垂帘听政,一直到中宗韦皇后弄权误国,差不多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瓶颈”期间,唐王朝曾一度被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政权所取代,后经张柬之等人同力合心,才使唐王朝得以再造。从武则天手中夺回的李姓王朝,由于其名义上的执掌者李旦昏庸又接着“瓶颈”下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唐王朝若不是凭了一个皇族挺身而出,当机立断地诛除诸韦,那么,由人称“一代天骄”的李世民开创的“天可汗帝国”,恐怕就会毁于一旦。这位挽唐王朝于“既倒”的皇族子弟是谁呢?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先被封为楚王,后被改封为临淄王,最后成为明皇帝的唐玄宗李隆基。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差不多就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种种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出于稗官野史,有的则系“小说家者流”的杜撰和臆测,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唐玄宗李隆基。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当然不能不提及他是平定诸韦的英雄,是使唐王朝顺利渡过瓶颈危机的明主。有许多喜爱田园牧歌式悲剧格调的人,曾经一次次为白居易的《长恨歌》所倾倒。每当读到“蜀江澄碧蜀山情,圣主朝朝暮暮情”,都禁不住击节赞赏,认为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多情种子。尤其是读到或听到唐玄宗李隆基以春秋鼎盛之身,并无大过大恶,而竟被其子李亨逼迫退位,以“太上皇”的虚衔,了却余生时,更是欷歔者再三,甚而至于涕泗为之交流。
其实,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文人笔下的李隆基,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孟德不能等同于《三国志》中曹操一样。不错,唐玄宗李隆基是喜爱女人,尤其是喜爱年轻貌美的女子,杨玉环也的确是他从儿子李瑁怀中夺来的。但与对权力的追求相比,唐玄宗李隆基永远是舍弃前者而死死抱住后者的。不然,他为什么舍得“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妃“辗转娥媚马前死”,而不能自杀殉情呢?问题很简单,唐玄宗李隆基像古代的大多数帝王一样,爱女人只是在养尊处优无任何危险之时,这时,女人如同他们玩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