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俭是个道德问题:明初民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节俭。照《宋学士文集》中记录,当时明朝人在穿鞋上,仅有“素履”和“云履”两种,妇女很少有首饰,就连马车等交通工具,大街上一般也难得一见。乡镇干部下班回家,一般都是步行。在他的家乡,一般家里有客人上门的时候,晚上喝酒,主人只用一杯清水陪客,官场上的往来应酬,只有在极其重大的饭局上,可能才会点一份荤菜。
在当时的明王朝,勤俭,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尤其是书院教育中,俭以养德,安贫乐道,更是教书先生们重点讲述的内容。
2、穿错衣服很要命:在明朝初期,如果穿衣服穿错了,很可能会招来牢狱之灾,甚至是杀身之祸。明初的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身份的界定。按照朱元璋亲自编订的服饰规矩:全国士民的衣冠,以唐朝衣冠为制式。士民要束发,官员则要戴乌纱帽,用圆领袍束带,穿黑色靴子。普通老百姓要戴四色头巾,杂色圆领衣,不能用玄黄一类的颜色。女性方面,老百姓的妻子,允许用银镀金的首饰,穿浅色圆衫,绫罗绸缎。乐妓则要戴名角冠子,穿着打扮不能与良家妇女相同。在明王朝早期,穿错衣服,属于僭越大罪。轻则杖责,重更有可能杀头。
3、吃饭的规矩从此多:明英宗在位时代,是明朝民俗的一个分水岭。顾起元《南都旧日宴集》里记载: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时候,官场上吃饭,七八个人,也就吃四盘大菜和四盘子小菜,而且不用提前通知,都是当天定当天吃。
但到了十年后的天顺年间(明英宗的第二个执政时期),同样规模的宴席,酒就已经增加到八杯了,而且礼仪也更加繁琐,需要做东的主人提前一天邀请。再到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时代,口头邀请也已经不礼貌了,必须要郑重其事的送请柬,发出书面邀请,才算尽到请客的礼数。
4、震撼朝鲜的学霸:在明英宗执政的天顺朝,《罪惟录》里还记录了一件闹出国际影响力的“奇事”,明英宗复辟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有一个考生刚刚答好试卷,突然考场里刮进来一阵大风,将他的考卷吹得无影无踪。可这考生不慌不忙,又重新找了张白纸,用剩余的时间,有条不紊的重新答了一张卷子,最后光荣上榜。
然而更雷的事情是:年尾朝鲜国使者前来觐见,给明英宗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一张试卷突然飞到了朝鲜王宫,其卷面闪闪发光,在空中盘旋了好几圈才落下来。请算命先生看,说这张试卷来自,将有能人出现啊!这位很神的考生,就是明朝成化,弘治两朝,连续三次出击鞑靼,打的鞑靼可汗巴图蒙克只以身逃的名将王越。
5、学霸是雷劈出来的:这位闹出“国际影响”的王越,其实从出生的时候,就是个很神的人。他的家乡河南浚县,还有这样一则民间传说:明朝宣德元年(1425年),有两个公差正行在路上,突然天上一声晴空霹雳,接着闪电轰然大作,吓得俩人脸都白了。接着,旁边一民居里,走出一个兴高采烈的老太太,说我家孙子生下来了,俩位是贵人,快进来喝碗面汤吧。
按照当地的说法,小孩出生的时候雷电轰鸣,必有战神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