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餐桌上之所以出现羊下水,是因为缺羊,这个解释其实是很片面的———宋朝缺羊,可是不缺猪啊,为什么猪下水也很红火呢?
翻翻《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两宋京城好多小吃跟猪下水有关,例如“猪肚”、“猪脏”、“猪胰胡饼”,还有猪肺做的“灌肺”、猪肝做的“肝脏夹子”。南宋养生手册《奉亲养老书》载有“猪肝羹方”、“猪肾羹方”、“猪肾粥方”、“酿猪肚方”,都是用猪肝、猪肾、猪肚炖汤做菜的小贴士。北宋周煇《清波杂志》里还写到一个陕西官员用猪肠子炒菜……由此可见,就像不排斥羊下水一样,宋朝人也不排斥猪下水。
羊下水也好,猪下水也好,都是内脏,想起来让人膈应,做起来更是麻烦。溜过肥肠的朋友都知道,下水这种食材最难收拾,手艺稍微糙点儿,不是去不掉骚味,就是去不掉脏器味。不像炒里脊和溜肉片,最多做生或做柴,不至于做出令人恶心的味道。可是只要烹饪得法,下水又能化腐朽为神奇,其口感和美味又是寻常肉类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我觉得,宋朝人之所以欢迎下水,是因为他们有本事把下水做成美味,而女真人之所以扔掉下水,是因为他们的饮食文化太落后,还没有学会这种本事。
说到宋朝厨师整治下水的本事,我需要再举一个例子。
绍兴二十一年,宋高宗去清河郡王张俊府上做客,张府的厨子大显身手,做出三十道下酒菜,其中五道是下水。哪五道?肚胘签、萌芽肚签、鸳鸯炸肚、猪肚假江珧、炒沙鱼衬肠。
“肚胘”是牛的板肚,煮熟,切丝,用猪网油卷成签筒的样子,然后挂浆油炸,即成“肚胘签”。
“萌芽肚”是牛的毛肚,俗称“百叶”。将百叶煮熟切丝,也用猪网油卷炸,就成了“萌芽肚签”。为什么叫它萌芽肚呢?因为毛肚上好多小突起,好像发了芽。
“鸳鸯炸肚”还是用牛胃做的,是将板肚和毛肚改刀后一起爆炒。
“猪肚假江珧”是象形菜,用猪肚做出江珧柱的外形和味道。
“沙鱼”即鲨鱼,“衬肠”即小肠,“炒沙鱼衬肠”是用鲨鱼的小肠做的一道菜。
牛下水、猪下水、鲨鱼下水,全上了桌,而且还敢用来招待皇帝,厨师要是没有整治下水的好本事,他敢吗?
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
在这些善终的人中,有一人后来大有作为,这个人就是混江龙李俊。
李俊最早是和童威童猛兄弟贩卖私盐的,后来又和穆弘、张横张顺兄弟同霸揭阳,三救宋江等等,直到宋江做了梁山第一把交椅,李俊自然成了水军第一头领。
三败高俅时,是他擒杀金陵水军统制官刘梦龙;征讨田虎时,卢俊义攻太原不下,是他进献水攻之计,又是他率水军夺取四处城门;征讨王庆时,他埋伏在清江边上,生擒寇首王庆。
看看,作为一个水军将领,他还能献计克城,利用自身优势,解决了领导难题,不简单啊!
李俊可不止水性好那么简单。
征讨方腊时,他协助宋江攻克苏州,一枪刺死昌盛;诈降方腊,协助大军破城,最终能平定方腊,没他的诈降是不行的;攻打杭州时,他和石秀率先登城,合擒守将吴值。
要知道石秀绰号“拼命三郎”,打起仗来不要命的,李俊居然能和他一起先登,实在厉害。这么看来,他的陆战也不差,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非一个粗人将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