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奎(1894—1964),原名刘志浩,后改桂缘。祖藉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黑龙村人。10岁时,拜河北梆子演员毛毛旦为师,出师后,在哈尔滨,海参崴(今俄罗斯甫拉迪沃斯托克)及津、沪一带演出。在沪与周信芳同台,在津、京与谭鑫培、杨小楼等合作,皆获好评。此后,声誉日隆,与鲜灵芝、金玉兰并称“女伶三杰”。
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刘喜奎”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在20世纪初,她可是红透半边天的名伶,是唯一能跟谭鑫培、杨小楼唱对台戏的女演员。这位名伶不仅迷倒无数观众、戏迷,还曾迷倒民国五位总统。
刘喜奎比梅兰芳小一岁,1895年出生于河北,自小学习河北梆子,后来兼学京剧。出道没多久,她便成了闻名遐迩的“梨园第一红”,连伶界大王谭鑫培都说:“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吾其休矣!”
刘喜奎的声名和香艳也引起当时军阀政客达官贵人的垂涎,北洋时期的几任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都曾打过她的主意,个个对其垂涎三尺。
袁世凯与黎元洪次次约请唱堂会,均被刘喜奎拒绝。曹锟早就想纳刘喜奎为妾,他采取银洋攻势,白花花的银洋,一筐筐送到刘家。刘喜奎以死抵拒。1921年,曹锟六十大寿,北京名伶大演会堂戏,为躲避曹锟已经两年没有登台演戏的刘喜奎,经不起一直苦追自己的陆绵(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的一再保证和怂恿,也勉为其难地参加了演出。谁料戏一唱完,曹锟就露出狰狞面目,硬把刘喜奎留下,要逞其兽欲。幸亏另一位一直保护刘喜奎的“护花使者”崔承炽急急地找到了曹锟的正室大太,正室大太大发雌威,唬住以怕老婆著称的曹锟,刘喜奎才逃出虎口。
我国最早的“中纪委”,应该始自秦代,也就是说,自从有了皇帝,就有了“中纪委”。从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统一后,就设立了“中纪委”,这个机构一直延续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才废止。御史大夫也好,巡按御史也罢,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职能基本一样,都是对各级官吏及其执法部门的言行进行监督,享有皇帝赐给的最高生杀权。
秦朝时期,在皇帝之下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其中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就是掌监察的。《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写道,“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秦朝的御史大夫官职仅次于丞相,有“候补丞相”之说。秦始皇还对郡一级机构派驻监察御史,负责地方的监察工作。在秦朝,我国的监察制度已经基本形成了。为什么要建立一套监察制度呢?因为各级官员是帝国老板皇帝请来的打工仔,老板怕打工仔偷懒怠工,尤其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导致帝国大厦倾覆,所以找一些监工来监督打工仔,使其尽忠尽职尽责,“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督察之意)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三国志·魏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