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讲小说,只说后周最末一个小皇帝,只登基一年就被废了的柴宗训。话说小柴他爸柴荣,被后世称为五代最杰出的皇帝,在位虽仅五年,却内清外强,使得后周有了统一天下的本钱,若非英年早逝,三十九岁上就驾鹤归天,哪有后来赵匡胤什么事呢?
老爸死得早的孩子就是可怜啊。本来稳稳地做个太子,安安心心地长大,待得成年即位,说不定也能做个明君。可惜,时间未给柴宗训这个机会。柴荣去世,政局不稳,谣言四起。一些官员早就看出赵匡胤有异心,建议小柴先下手为强,把赵匡胤干掉,以绝后患。才六岁的小柴,没听对他而言最正确的意见——赵匡胤却不闲着,将很多重要岗位都换上自己亲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夺权的准备。之后的事,咱历史教科书上讲得很清楚了,传辽与北汉来袭,赵匡胤带队出征,在离开封几十里地的陈桥驿,发生兵变,假装一无所知的赵匡胤被黄袍加身,返回都城,只留了一点点血,就控制了局势。
当时出主意要杀赵匡胤的宰相们,没了主意,天命如此,没啥好说了,于是倒头跪拜,一一扶起,上演了一出拜新君的好戏。说到这,得说说后周建国的皇帝郭威。此君亦是出征途中被兵士们扯下黄旗加其身,取代后汉坐了龙廷。赵匡胤如今所为,不过是学了他的罢了——而这,也不过十年前的事而已。群臣既归顺,接下来就是禅让了。事发突然,没有诏书?不急,翰林承旨陶谷早就准备好了。小柴被降为郑王,十三年后逝世,时年二十岁。
汉高帝刘邦搭建帝国大厦时,在地基上埋下了几颗定时炸弹。汉初实施中央集权与分封诸侯的二元政治制度,这种混杂型的制度设计被证明是不高?的。在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一方面积极铲除异姓诸侯王,原本七个异姓诸侯王,被消灭了六个,只剩下长沙王吴芮。吴氏长沙国在传五代后,因为第五代国君无后,最后被撤除。
刘邦不信任异姓诸侯王,同时又认为同姓诸侯王在拱卫中央政权上,可以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便在铲除异姓诸侯的同时,又大力分封同姓诸侯王。吕后当权后,也分封吕氏子弟为诸侯王,随着吕氏政权的垮台,吕氏诸侯王全体覆没。从此,只剩下刘氏皇族系统的同姓诸侯王了。
然而,天下并没有由此太平。集地方军、政、财于一身的地方诸侯,反而成为中央政府的一大?胁。同姓又如何呢?在权力面前,尚且可以父子反目、兄弟成仇,这样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央与地方诸侯的关系,实际的根基是很脆弱的。
在这些地方诸侯中,吴国最为富饶,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吴王刘濞是汉高帝刘邦的侄儿,年轻时体格剽壮,在二十岁那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起兵叛反,他便以骑兵军官的身份,追随刘邦讨伐英布。刘濞作战勇猛,得到皇帝的赏识,战后刘邦封他为吴王,封国计有三郡五十三城。不过,刘邦很快就后悔了,因为他仔细看了侄儿的面相后,认定有反相,可是君无戏言,既然已经任命了,只好说:“天下同姓本为一家人,你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有反叛之心。”刘濞听了大吃一惊,赶紧顿首拜道:“不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