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上魏安釐王为何讨厌自己的兄弟信陵君?

时间:2023-04-27 阅读:14 评论:0 作者:admin

战国历史上魏安釐王为何讨厌自己的兄弟信陵君?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当时比较杰出的人才,有的甚至是国君的亲近,比如信陵君是魏安釐王的兄弟,按理说应该受到重用,不过魏安釐王却对他非常的不信任,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原来,信陵君名叫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昭王死后,魏安釐王即位,封公子无忌为信陵君。这时候很有谋略的范雎逃离魏国,到秦国受到重用,封为丞相。因为怨恨魏国,便派秦军攻打魏国,打败了在华阳城的军队,魏王和公子无忌都很担忧。魏公子无忌越想越寝室难安,国君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况且魏无忌为人礼贤下士,无论才能高低,都能谦虚地对待。从不因为自己富贵而怠慢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有才之士,都争相前往归附他。在这十几年里,诸侯各国因为魏公子贤能,门客众多,不敢肆意冒犯。有一次,公子无忌与魏王对弈,突然边境上朗逸四起,说明外敌入侵。不一会儿,有人来报,说赵兵到了,快要入境了。魏王急忙停止下棋,要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公子无忌却不慌不忙的劝阻魏王,说:这是赵王在打猎,并非为入侵魏国。说完,下棋如故。魏王不放心,一直心不在焉。又过了一会儿,有人从北方来报说那是赵王打猎,并不是进攻。魏王一听,大吃一惊,问:贤弟你从何处知道的。魏公子无忌道:我的门客里面,有人能探知赵王的秘密。赵王的一举一动,全都回报高给我,我因此才能知道。

魏王一见,沉默不语,心里却颇为踌躇:

其一,信陵君为人仁义,并且以前深受父王的宠爱,一旦篡权,令人防不胜防。

其二,信陵君的门客居然能够料事如神,这样的人一旦撺掇起来,让信陵君做魏国的国君,自然让魏王胆战心惊。

其三,信陵君精通谍战,知己知彼,既然刺探国外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于国内的情况肯定也是比较清楚,这样的人放到哪里都是个祸害。

总之,魏王看信陵君,是一个巨大的累赘,他的才华越高,他的名誉越好,越是自己最危险的敌人,如此防备还来不及,怎能会委以重用。历来皇家关系皆是如此,表面上至亲骨肉,其实都是给防贼似的。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

—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

—清.王淑《论书滕语》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

—北宋.苏轼《论书》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

—唐.徐浩《论书》

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

—《书学详说》

王献之《洛神赋》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

—北宋·黄庭坚

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腴则多媚,润则多姿。

—清·笪重光《书筏》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

—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3495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