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爆发前夕,起义消息泄密,多名革命志士相继遇害。危难时刻,程正瀛挺身而出,冒险犯难,对着清廷的忠实爪牙、工程营二排排长陶启胜举枪一射,打响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首义第一枪。吊诡的是,这位在推翻清廷的历史关键时刻立下重大功劳的程正瀛,后来竟沦为了可耻的革命叛徒。
程正瀛,字定国,湖北武昌人,清末在湖北新军工程兵八营当兵,曾任工程营革命大队部参议。
武昌起义原定于1911年10月6日,谁知计划泄露,起义只好延期至10月11日。这期间,又出事了。孙武等革命党人在俄租界的宝善里制造炸药,不慎爆炸。爆炸后,大火一发不可收拾,浓烟从窗户、屋顶冒出,四邻大呼救火。引来了俄租界的巡捕,搜走了未及带走的起义名单、旗帜、文告、弹药、印信等。
湖广总督瑞澂在接到俄租界转来的起义名单、旗帜和文告之后,立即下令关闭武汉三镇城门;另外,军队停止一切外出和休假,加强管控。瑞澂严令按照名册抓人。武昌顿时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革命党人人人自危。
情势万分危急,起义只好提前。10月10日,工程营革命同志在营代表和革命军大队长熊秉坤的带领下,决定率先发动起义。
起义的导火线很快出现了。当晚,工程营二排排长陶启胜带兵巡哨,发现金兆龙、程正瀛等革命党人正擦枪装弹,就斥责说:“你们想干什么?”金兆龙一语双关地说:“预备不测”。陶启胜大怒,上前抓住金兆龙说:“你想造反吗?”金兆龙说:“反就反,你能怎样?”陶启胜叫护兵逮捕了金兆龙,金兆龙大呼:“再不动手,等待何时?”
程正瀛持枪射击,打中了陶启胜,陶启胜带伤逃跑了,因伤势过重而后死于家中。
这就是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的第一枪,划破了千年帝制沉沉黑夜的宁静,这一枪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这一枪之后,人声沸腾,枪弹如雨。武昌起义爆发了。
听到这第一声的枪声后,工程第八营的代理管带阮荣发、右队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各持手枪,前来弹压。程正瀛开枪又打中了右队官及司务长。阮荣发见程正瀛连毙两人,正欲跑时,忽又被程正瀛一枪毙之。程正瀛不仅打响了首义第一枪,且击毙了陶、阮、黄、张四人。
辛亥革命胜利后,程正瀛荣膺原国民革命政府授予的“一等功臣”和获得“首义第一枪”金匾。
在武昌起义中担任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总代表的熊秉坤,1918年在上海寓所写的《武昌起义谈》中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二排长陶启胜竟不听乃弟劝,反率护兵二名,径奔余棚,意欲先发制人。呵下士金兆龙:汝造反乎?金答曰:‘老子即造反,汝将奈何?’陶唤捕,金与陶扭,金不能胜,即呼曰:‘吾辈今不动手,尚待何时?’同棚程定国(即程正瀛)应声起,以枪托击陶头部血淋,陶释金逃,程继射一枪中陶腰部此即首义第一也。”熊秉坤的这些文字都写于首义后不久,属于“实录”,极为可信。
那么,“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者程正瀛为何后来名气很小鲜为人知呢?原来,程正瀛并非真正的革命党人,他所打响第一枪完全是偶然事件造成的。武昌起义后不久,程正瀛就投靠北洋军阀,成为残害革命党人的反动势力的帮凶,后来终于被革命党人贾正魁诱捕,将他灌醉酒后抛入长江淹死。他的“打响了武昌首义革命第一枪”之功,也随之被人们选择性地遗忘,很少有人再提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