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所谓“离间”之计,前提是敌方必须有“间”可“离”,即存在可以离间的基础。假如敌方亲密无间,上下同欲,离间计断难成功。
史上最有名的离间计故事,莫若周瑜利用“蒋干盗书”,让聪明绝顶的曹孟德着了道,智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此事《三国志》没有记载,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事实上蔡瑁、张允随刘琮降曹后,曹操对他们很器重,二人都是寿终正寝的。再有一个令人痛心的离间计,是皇太极巧施离间,借猜忌多疑的糊涂皇帝崇祯之手,冤杀明朝大将袁从焕。据说皇太极喜读《三国演义》,此计应师从周公瑾。但此说出自满人之口,多有溢美成分,故事的成分居多。细节设计与三国“蒋干盗书”的情节如出一辙,今人并不确信。
我读史书,发现历史上擅使离间、反间计策的能人颇多。印象最深的,是北周名将韦孝宽和北宋名将种世衡巧施离间的真实战例。
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东魏将领段琛、尧杰攻占宜阳,派阳州刺史牛道恒引诱西魏边境的居民归顺,韦孝宽深以为患。于是“乃遣谍人访获道恒手迹,令善学书者伪作道恒与孝宽书,论归款意。又为落烬烧迹若火下书者,还令谍人送于琛营。”这个圈套两次使用了间谍,以一次是派间谍搜集到了牛道桓的手迹(这需要打入到牛的内部),好让人模仿。第二次是设法将伪造的书信送到段琛营中。按理牛道桓的书信不应该送达段琛军营,那么传书途径只有两条:一是使用“反间”,即让段琛自己的间谍来盗,如“蒋干盗书”一般;二是使用“死间”,即派专人误投段琛,送书人难免一死。反正这封信最终是落到了主将段琛手里,而且段琛看信后,再也不信任牛道恒。以后凡是牛道桓提出的建议,段琛都不予采纳。韦孝宽趁敌方将领互相猜忌之机,出奇兵发动攻击,将段琛和牛道桓生擒活拿。这是韦孝宽早期的一次战例,那年他不满30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