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史上的“微博之祖”到哪儿都爱写一段

时间:2023-02-25 阅读:17 评论:0 作者:admin

揭秘:史上的“微博之祖”到哪儿都爱写一段

近读《东坡志林》,屡为东坡的奇情逸志所叹服。他随手记下来的几十个字,最多百十来字,都富有高情,潇洒无以名状。苏东坡高徒黄山谷谈到《志林》的由来,云:“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手泽袋盖二十余,皆平生作字。”苏东坡偶有所感,辄随手记下来,就像如今的写微博,写完就发表在私人的微博上。这些内容,从朝廷政治到地方民生,从梦里作诗到神仙鬼怪,从养生到乐死,无所不包无所不及。

苏东坡的“微博”《东坡志林》里,有“记承天寺夜游”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以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时,苏东坡已被谪至黄州,困厄无着,却仍能逸志如此。寥寥八十二字,写尽洒脱情状。

苏东坡到哪里都爱写一段。《游沙湖》,求医于庞安常,疾愈,同游沙湖,作歌“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随意惊艳。《记游庐山》五首,平白如话者———“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女孩子长大后会有十八个变化”呢?

显然,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这里的“十八”,即非专指年龄,也非确指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义。类似日常生活中众多含有“十八”的词语也没有具体数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八里红”;地方有“十八滩”“十八盘”;佛教中则有“十八罗汉”“十八层地狱”;人物有“十八娘”“十八姨”,音乐有“胡笳十八拍”;俗语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等等。

在古代,《易经》有“十有八变而成卦”之说。另外,在数字文化里,“十八”是三、六、九的倍数。而“以三为全”的观念早就出现在文化史述中。《史记》载“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太玄经》有“三,终也,数之极也。”可见,“三”虽然是最小的数单元,表达的却是最低限度的多。而“三”的倍数“九”有完整化、集大成的意思。《鹤林玉露》有“数穷于九,九者究也”,《字汇》释“九,同纠”,即集合之意。“数”自从古代就被赋予浓厚的文化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双重功能。

“女大十八变”,亦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具体使用,源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中:有一女尼想开堂说法,就去问师父,师父答道:“尼女家不用开堂。”女尼反问道:“龙女八岁成佛,又怎讲?”师父说:“龙女有十八变,你与老僧试着变看一看。”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提到的龙女是位通神善变最后成佛的神奇女子,具菩萨行,坐莲花座,成等正觉,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在南方无垢世界广说妙法。

渐渐演绎到现代,“女大十八变”是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大多是用来夸赞女孩越变越美丽之意。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3233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