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杀手”差点要了她的命 女子突发黄体破裂

时间:2022-11-25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黄体破裂常发于14岁至30岁的年轻女性,最突出的表现为突发腹痛,严重者会出现出血性休克,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因此常被称为“青春杀手”。前两天,市民王女士就突发黄体破裂,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才转危为安。

  3月2日上午,王女士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病区。接诊的妇科主任刘锦钰发现,满头冷汗的王女士一直用双手紧捂着小腹,表情非常痛苦,便立刻通知超声中心开启急诊绿色通道。

  很快,王女士的超声结果出来了:盆腹腔有包块与积液。刘锦钰意识到,王女士存在黄体破裂的可能,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让其住院观察治疗。

 

  黄体破裂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王女士入院后,该院妇科医疗组采取抗菌保守治疗,并密切监护生命体征,下午2点40分,监护中的王女士出现血压骤降,面色苍白,布满冷汗,神志不清,并伴有失血性休克,妇科医疗组迅速启动抢救方案进行紧急处置。

  急救小组全力调配多方资源,配合抢救,手术室里一场无声的“战斗”开始了。医务人员为王女士实施了全麻下卵巢修补术,将其盆腔内2000毫升积血伴血块吸尽,并输血4个单位……整整两个小时,手术成功完成,王女士也脱离了生命危险。

  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提醒,憋尿、便秘、精神过度紧张、腹部受到剧烈撞击或剧烈跳跃等都可能是卵巢黄体破裂的诱因。

  女性平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月经周期,一旦出现不正常或伴有腹痛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等到休克了才来医院看病,否则对身体伤害很大,甚至危及生命。

  链接

  黄体是在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后,卵泡塌陷,留在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肥大、增生,内含黄色类脂质,故称“黄体细胞”,并逐渐形成黄体。

  在排卵后一周,黄体发育至最高峰,直径可达1~3厘米,内层布满丰富的毛细血管。此时,如果卵子受精,则这种一般性黄体变为妊娠黄体,能继续维持到妊娠4~6个月才开始退化;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退化,逐渐形成白体,直至萎缩、消失,再过4~6天,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一个新的卵泡发育。由此可见,黄体破裂最易发生在月经中期后的一周内。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3173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