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七成低视力患者 可通过助视器提高视力

时间:2022-11-05 阅读:11 评论:0 作者:admin

  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视力残疾患者有1223万人,可接受康复的低视力患者超过1000万,占总数的 80%;其中广东低视力患者52万人,约占视力残疾的69%。由于低视力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低视力患者往往被淹没在人群中,仍有残余视力的低视力 儿童和青少年常被认为是盲人,混同全盲患者一起学盲文。

  专家表示,低视力不是盲,通过配戴助视器并通过科学的视觉康复训练等,可使近70%的患者恢复或补偿视觉功能,重新开始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视力残疾中 低视力占八成

  低视力是一种视力残疾。一般来说,两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高于0.05就是低视力。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视力残疾 患者有1223万人,可接受康复的低视力患者超过1000万,占总数的80%;其中广东省视力残疾患者75.3万人,低视力患者52万人,约占视力残疾的 69%。

  廖瑞端介绍,目前,低视力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大部分患者均没有配戴助视器和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被认为是无法治疗的盲人,从而与全盲患者一道,生活在黑暗和朦胧世界中。

  高度近视 占我国低视力病因第一位

  低视力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介绍,导致低视力的原因有很大不同。根据国外的资料,在29岁以下人群中,先天性眼病占了病因的绝大多数,按顺序排列 分别是先天性眼部结构缺损及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黄斑部营养障碍、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晶体后纤维增生等;在30~59 岁人群中,按顺序排列分别是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营养障碍、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 则是老年性黄斑损害占了绝大多数,达50%以上,其次是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

  如果不分年龄,根据中国的调查结果,占低视力病因第一位的是高度近视,第二位的是视神经萎缩,第三位的是先天性小角膜及小眼球,第四位的是原发性视网膜 色素变性,第五位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其次是黄斑变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球震颤、老年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等。

  近70%患者 可恢复或补偿视觉功能

  “低视力不是盲,不是看不见,而是看不清、看不全。低视力是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者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只要患者有使用残余视力的需求和 潜力,都应该纳入康复服务的范围。”廖瑞端表示,其实,通过配戴助视器并通过科学的视觉康复训练,可使近70%的低视力患者恢复或补偿视觉功能,可以通过 助视器和辅助器具重新开始学习、工作,可以通过专业的辅导训练,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可以回归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2551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