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新彪教授课题组有关北京大气PM2.5来源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解析了北京市不同污染来源对大气PM2.5的贡献及其与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生物指标的关系。
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阐明了大气PM2.5与不良健康效应的关系,也揭示了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关注的环境健康风险,为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降低大气PM2.5的健康危害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主办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 Sci Technol)。
郭新彪介绍,课题组通过追踪随访一组健康年轻人从北京市郊区向城区迁移前后一定时期内大气PM2.5的暴露,并重复测定该组人群血液生物标志、血压和肺功能等呼吸和心血管生物指标,初步阐明了在较高污染水平下,大气PM2.5及其30余种化学成分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健康的短期影响。
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运用国际上权威的颗粒物源解析方法(正交矩阵分解/UNMIX),解析出研究期间北京市大气PM2.5的7种主要污染来源,包括直接交通排放(12.0%)、燃煤排放(22.0%)、二次硝酸盐/硫酸盐(30.2%,间接来源于交通和燃煤排放)、扬尘/土壤(12.4%)、冶金排放(0.4%)、其他工业排放(6.9%)和二次有机颗粒物(9.9%,间接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北京市郊区与城区的大气PM2.5污染来源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郊区大气PM2.5来源于二次硝酸盐/硫酸盐和冶金排放的比例较高,而城区大气PM2.5来源于直接交通排放和燃煤排放的比例较高。
模型分析显示,来源于二次硝酸盐/硫酸盐和扬尘/土壤的PM2.5与炎症生物标志水平升高的关联最强;来源于燃煤排放的PM2.5与血压升高的关联最强;来源于扬尘/土壤和其他工业排放的PM2.5与肺功能降低的关联最强。
链接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