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得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称发现了埃博拉病毒的细胞感染机制,并找到了一种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的中草药提取物。该药物已经小鼠实验证实,无明显副作用和耐药性,有望成为一种防治埃博拉病毒的理想候选药物。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2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根据最新报告,埃博拉病毒已造成全球超过9400人死亡,且尚未呈现出减弱的迹象,目前在西非仍然有成千上万的感染者。这种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出血热,目前还没有经过批准的疗法或者疫苗。
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8日报道称,得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在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对埃博拉病毒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以期找到可靠的疫苗、疗法和检测病毒的方法。负责此项研究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科学家罗伯特·戴维和尤因·哈赛尔主要专注于在病毒侵入细胞与细胞因子互动之前对其进行阻断,因为这是打击感染的关键第一步。
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首先会通过与几种类型细胞表面蛋白结合进入细胞,然后通过内体途径或通过膜结合途径将病毒传送到其他细胞当中。在内体感染过程中,细胞中的钙信号能帮助细胞间通过生物电进行交流,但此前一直没有找到参与这个过程的方法。
戴维说,他们发现细胞中的两个孔隙通道(tpcs)是参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重要钙传感器,而只有tpcs打开的情况下,病毒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孔隙通道其实是内涵体在细胞中以及在细胞与环境中进行移动的一种并不常见的钙离子通道。研究团队因此确定这两个通道在埃博拉病毒感染中起到关键作用,而这种现象此前还没有在任何其他病毒感染中被发现过。
除了确定这个关键感染机制,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一种具有一定疗效的潜在的治疗方法。通过与德国慕尼黑以及美国西南研究所合作,戴维的团队对多种小分子进行了测试,最终发现一种从中草药“防已”中提取的、被称为粉防已碱的小分子能够帮助小鼠抵御埃博拉病毒感染,且目前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这种药物在实验中几乎没有任何与细胞毒性相关的证据,所需剂量小,未表现出耐受性,可以说是目前最理想的测试药物之一。
戴维说:“当我们进行小鼠实验时,粉防已碱成功阻断了病毒的复制过程,显示出了在病毒侵入细胞前将其阻断的能力,完全切断了病毒的连续感染过程。我们很高兴这项研究为世界各地积极寻找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接下来,我们将对这种药物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展开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