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省公安厅共同组建联合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办公室。
省联打办成立前的9个月,省食药监管局直接捣毁黑窝点14个,办案745件,移送公安机关9件;成立后的3个月,直接捣毁黑窝点56个,办案561件,移送公安机关18件。
通过这组2014年查处食品药品案件数量可以看出,省联打办的成立,是我省食品药品监管的一个分水岭。公安机关与食药监管部门共同办案,加强行(政)刑(事)无缝衔接,在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中功不可没。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生命安全,乃民生之大、民生之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当代犯罪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春雷盛赞此举实现了1+1>2,是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是行刑无缝衔接的海南实践。
但是,这个成立不足半年的“新生婴儿”如何茁壮成长,如何在保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上发挥更大作用,还需海南拿出更多大胆且极具操作性的改革举措,打造海南的FDA(特指美国食药监管局)。
食药犯罪猖獗 亟需联手打击
食药监管部门:我们经过艰苦摸排,发现一个非法加工食品的黑窝点,稽查局人员赶到现场后,由于没有刑事司法权,只能查封非法加工的不安全食品,眼睁睁看着犯罪嫌疑人脱身离开。
公安部门:我们虽有刑侦手段,但缺乏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专业设备和技术,而食药监管部门移送的涉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又存在证据不充分、法律手续不完备、难以立案查处等问题。
毒大米、毒奶粉、毒酱油、毒胶囊……令公众闻之色变。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成为社会热点和公众最关注的话题。
“不安全食品危害不特定公众,危害大且广泛。”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冯鸣以该局查处的用甲醛泡制牛百叶黑窝点为例说,这个非法加工点每天销售甲醛牛百叶近一吨,至少能供4000人食用,这个加工点若存在一年就会危害140万人次,非常可怕,食品安全早抓、晚抓结果迥异。
“案件查处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既没有相应的调查手段、取证技术设备和证据保存理念,又不能对嫌犯采取强制措施,会错失查处最佳时机,导致一些案件成为‘烂尾案’。”省食药监管局稽查局局长刘鸿涛没少尝过这种苦头:经过艰苦摸排,发现一个非法加工食品的黑窝点,稽查局人员赶到现场后,由于没有刑事司法权,只能查封非法加工的不安全食品,眼睁睁看着犯罪嫌疑人脱身离开。
对此,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张韵声亦有同感,行政执法权和刑事司法权归属两个部门,公安部门虽有刑侦手段,但缺乏食品药品安全的专业知识、检测设备和技术。而食药监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又存在证据不充分、法律手续不完备、难以立案查处等问题。
“探索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打击机制迫在眉睫!”这成为我省食药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共识。
于是,2014年上半年,省食药监管局向省政府提出申请,请求公安机关派驻警官到省食药监管局稽查局指导协助办案;同年9月,在副省长陆俊华的关心下,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公安厅共同组建了一个临时性机构——省联合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办公室,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刘利龙等3名有丰富一线办案经验的警官,先后被选派到省食药监管局稽查局。
“联打办有5项主要职责,包括指导涉刑食品药品案件的办理、协调调动属地公安力量为辖区行政案件查办护航、协助食品药品涉刑案件移送等。”身兼联打办主任的刘鸿涛介绍。
捣毁70个窝点 超前几年总和
例证:王某才子承父业用双氧水泡鸡爪,但现场只看到已泡制好的凤爪,找不到双氧水,难以对王某才立案。稽查人员现场快速检测发现厂房里未经加工的鸡爪不含双氧水,加工好的鸡爪双氧水含量很高,由此判断双氧水藏在附近。派驻警官带人四处搜索,在杂木堆里发现3桶双氧水。办案经验丰富、取证意识强的警察提前介入,弥补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单纯作为行政执法力量办案的不足。
“子承父业”的王某才万万没有想到,他如此隐秘地用双氧水泡制凤爪,还是被省联打办查获了,他本人也被刘利龙逮了个正着。
王某才的父亲因为用双氧水泡制凤爪在逃被网上通缉,其非法加工黑窝点被捣毁,王某才反而变本加厉。他在金鹿工业园租下300多平方米的厂房非法加工双氧水泡鸡爪,为了掩人耳目,白天停工、深夜开工。2014年12月初,省食药监管局稽查局接到举报,稽查人员多次踩点发现,王某才夜里12点以后才开工。12月5日晚上10时,刘鸿涛、刘利龙等带着稽查人员兵分四路,包围了王某才的非法加工点。
“现场只看到已泡制好的凤爪,虽然闻到刺鼻的气味,但找不到作为非法加工原料的双氧水。”刘利龙回忆,如果找不到双氧水,就难以对王某才立案,王某才也色厉内荏地表示自己生产的凤爪没有问题。稽查人员现场快速检测加工点的鸡爪,不到20分钟检测结果出来了:王某才厂房里未经加工的鸡爪不含双氧水,加工好的鸡爪双氧水含量高达1325毫克/千克。检测结果验证刘利龙的判断:双氧水藏在附近。刘利龙带人四处搜索,在厂房附近凌乱的杂木堆里发现3 桶双氧水。
省联打办查获的无证销售人血白蛋白的案件,更凸显出在查办食品药品安全案件时,公安力量提前介入所产生的良好效果。犯罪嫌疑人王某假冒某医药公司名义,在我省一家三甲医院的重症监护中心推销人血白蛋白长达一年多。直到今年1月中旬,他发的名片被人向省食药监管局举报。
尽管不能提前判断王某的销售行为是否合法,是否需要公安立案,1月16日,刘利龙还是身着便衣和稽查办案人员到了该医院重症中心,王某正在和住院患者家属交易人血白蛋白。“当时,王某的挎包里仅有几支人血白蛋白,他狡辩说是自己使用的。”为了寻找有力证据,又不影响医院正常秩序,刘利龙装着若无其事地将王某带离重症中心,要求他交出其余的人血白蛋白,王某并不配合。刘利龙只好拿着王某的车钥匙,在医院停车场搜索,果然在王某车里发现一个装有冰块的泡沫箱,里面保存着数量不少的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