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抽检酱油51批次不合格率19.6%

时间:2022-10-24 阅读:9 评论:0 作者:admin

  省食药监局公布2015年2月份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结果,共抽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474批次,主要涉及9大类,其中酱油不合格率19.6%,腊肉不合格率6.25%,米粉、面条不合格率4%,香肠不合格率2.08%。

  抽检的九大类食品包括肉制品、调味品、粮食加工品、速冻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糕点、糖果制品、蔬菜、水果。抽检合格的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包括:预包装茶叶49批次、糖果51批次、速冻米面制品45批次、食醋51批次、葡萄37批次以及辣椒、西红柿48批次。

  抽检不合格的食品有:酱油51批次,不合格10批次, 不合格率 19.6%;腊肉48批次,不合格3批次, 不合格率6.25%;米粉、面条46批次,不合格2批次, 不合格率4%;香肠48批次,不合格1批次, 不合格率2.08%。

  省食药监局已依法责令质量不合格的食品下架、停止销售,并立案调查,同时提醒消费者,凡购买到不合格食品的消费者可凭购物小票(或其他有效票据)和食品外包装向销售单位退货。

  新闻链接

  贵州省食药监局:2014年食品添加剂违规问题较突出

  大桶水两成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违规问题比较突出。前不久,贵州省食药监局召开全省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会议,通报2014年针对白酒、桶装饮用水、食用植物油、食品标签标识、明胶生产加工食品、食品掺杂六价铬、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监管工作的总结报告。

  “从目前食品监督抽查不合格指标分布情况来看,其中食品添加剂指标占不合格总数的比例高达8%。”贵州省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刘勇介绍,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增加口感、改善外观、延长保质期、降低成本,于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尤其是白酒中超范围使用甜蜜素、糖精钠的问题仍较突出,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对全省1829家单位检查发现,标签问题检出率仍然较高。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08份,监督销毁不合格标签、包装265587个。

  为防止食用植物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严防企业用废弃油脂、工业用油脂、泔水油、地沟油等作为食用油原料的违法行为,贵州省食药监局专门对全省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小作坊进行检查,未发现以低等级冒充高等级违法行为。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2119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