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饮食注意什么 重养阳气防中毒

时间:2022-10-22 阅读:16 评论:0 作者:admin

  清明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 中轻度体育活动。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 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运行血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运动疗法:跪拜、踏青、放风筝

  按照中国传统礼数,扫墓时要对祖先进行跪拜,完成弯腰伸背、手掌双膝触地、叩头及地,继而撑掌起身的一系列动作。它活动了人体主要的关节和骨骼肌,三头磕下来就会觉得手脚舒展,气血融通。

  其实,跪拜磕头的动作一直被道家作为导引术的一部分,中医证明确实有通经活络,防止血管硬化、栓塞的作用,老年人经常模仿跪拜磕头的姿势锻炼可以防止心 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每日常叩首,活到九十九”,这句老话不止是告诉人们虔诚孝顺可以长寿,也道出了坚持导引锻炼可以强身的道理。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中轻度体育活动。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举家老小集体外出,适当地跑步跳跃,可以疏通冬日的气血积郁,让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使心胸开阔,心情愉悦,能使人体正气增强,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保健食疗:清明果和酒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后不生火做饭,在户外简单食用清明果(野艾果)等事先做好的事物。清明果的做法是将籼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 半天,用石磨磨成浆,再放在锅内熬成干糊,然后在里边包上豆腐、萝卜、酸菜、肥肠馅等,做成各种形状,最后放在蒸笼上蒸熟。艾叶味苦、性辛温,宜入肝、脾 和肾,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功效,是春季疏肝顺气的良药,尤其适用于气血虚寒、肝气犯逆引起的妇女月经过多,崩漏以及妊娠下血、月经不调、小腹冷痛、 痛经等病症。

  因寒食节只吃凉食,故此时少量饮酒增加热量,可以减少生冷食物对胃肠道造成的不适;同时,饮酒也可以平缓哀悼亲人的沉重心情。春天的第三个月,自然界的万物都旧貌换新颜,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阳气炽烈,阴气遁伏,应早睡早起,以养肺气。这时候肝脏之气日衰,心脏之气日盛,应益肝补肾,以顺应自然界的生发规律。三月在八卦中属“夫”。夫是阳决阴,有决而通告的意思。人体之内的阳气在寅时最为旺盛。坐卧宜于面向东北方向。

  “肾脏之气停息,心脏之气正渐渐加强,东方的木气正当旺盛,这时应该少吃甘甜的食物,多吃辛辣的食物,这样可以补精神,益气力。也应小心地回避西方的愁煞之气,去大自然中悠然地走走,放松形体,舒展形体,心平气和,以顺应生命本身的自然规律。”

  肝在五行属木,在五味为酸,木性能制约土性,而脾在五行属土,在五味为甘。春天正是肝木之气旺盛的季节,人的脾土之气会相对受到抑制,因此,春三月宜少食酸味的食品,多食甘味的食品,以达到补养脾脏之气的目的。

  春天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萌发之际,年事较高的人,一般都有些老病,在春阳之气的催动下,容易产生精神昏倦,旧病复发的现象。同时上一年冬季以来,围炉烤火,吃高热食品,致使热能积蓄体内,到这个时候一般都要发挥出来,造成体热头昏、壅隔涎漱、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等现象。这是冬天积留下来的病症,应当细心地掌握它的变化状态,稍有发作,不可随便用药,恐怕损伤脏腑,又弄出别的病来。只须用些消化和气、凉膈化痰之类的汤剂,或服食一些性稍凉的食物,即可自然好转。如果没有大的症状,一般不用吃药。

本文链接: http://bbs.lanchong123.com/?id=2046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