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在所有镇(街道)配备食品快检设备。”这是莱芜市政府2015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9日,记者了解到,莱芜市政协委员司秀红等人今年也提交了强化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的提案。
司秀红与秦家东的提案为《关于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的建议》。司秀红介绍,全市饮用水卫生存在监管力量薄弱、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
司秀红建议加强卫生监督及协管机构建设,逐步解决监管任务与监管队伍间的结构性矛盾,一是增加饮水卫生监督人员,保障充足的执法监管力量,二是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的辅助监管作用。
同时,她建议政府加大对饮用水卫生处理和水质监测的经费投入力度,保证各项水处理、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司秀红还建议强化对各类供水单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提高日常监督检查频次,督促各水厂狠抓水质质量、力保卫生安全;规范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逐步扩大水质监测范围,提高疾控机构监测、分析的能力;着力强化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推动农村生活饮用水改造和升级,改进过滤、沉淀、净化和消毒设施,逐步提高发证率。
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饮用水浑浊度的指标是“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事实上,浊度不仅是感官指标,低浊度能使细菌病毒裸露于水中,消毒剂才能有效杀灭,让饮水更健康是新《标准》的核心所在。老的《标准》只有35项检测项目,其中关于无机污染物的检测项目居多,涉及的有机污染物、农药较少,而且其中根本没有检测如藻毒素等微生物的指标,这与来我国水污染致使水中有机物大大增加的形势严重不适应。
在新《标准》增加的71项水质指标里,微生物学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对蓝氏贾第虫、隐孢子虫等易引起腹痛等肠道疾病、一般消毒方法很难全部杀死的微生物的检测。
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毒理学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2项,增加了对净化水质时产生二氯乙酸等卤代有机物质、存于水中藻类植物微囊藻毒素等的检测。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加至21项。并且,还对原标准35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修订。
同时,鉴于加氯消毒方式对水质安全的负面影响,新《标准》还在水处理工艺上重新考虑安全加氯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增加了与此相关的检测项目。新《标准》适用于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