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教育类的书籍大火,由此可见家长也是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例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虎妈战歌》《所以,北大兄妹》等的教育方法不同,有提倡尊重并且鼓励孩子的,有提倡军队式教育的,那么到底哪种做法比较好呢?孩子犯错误应该如何对待呢?
中国古语“不打不成材”,可见中国的教育文化历来崇尚体罚,只是近年来由于国外教育文化的进入,认为体罚是不对的,那么我们看看专家都是怎么说的呢?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处罚”这个词本身就很有威慑力。处罚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危险因素,还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的手段?我们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处罚方式。
宋佳对九岁的儿子青青有些无可奈何:同学不小心把他的文具盒碰到地上,他就大喊大叫,上去一脚就把同学踢倒在地。
每当儿子闯下祸,宋佳总是给他摆事实讲道理:你有没有不小心碰倒别人东西的时候呢?你愿意别人说你是故意的吗?这种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教育,换来的只是儿子似听非听的样子。
直到有一次儿子逃学,老师急火火地电话找到她,她才意识到:孩子得好好管管了。在小区录像厅里找到儿子的时候,她气哭了,扬手一巴掌打在了儿子脸上。
儿子惊呆了,母亲也惊呆了,他们对视半天,儿子才“哇”一声大哭起来。这一巴掌,宋佳把自己打怕了。在平时,她是多么宠溺他,多么想做好一个慈母,可现在,原有的方式失败了。难道只有处罚才有效吗?
孩子通过不服从来探索周围
在我们的孩童时代,每当我们不听话、任性、犯错的时候,父母通常都会对我们进行处罚。“处罚”这个词,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很有威慑力。
但现在,这是一个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时代。“他总是不听话,我行我素。”“她总是和我顶嘴,我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我。”“训斥他根本没用,他就是跟你对着干!”......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孩子想突破加在他们身上的限制是很自然的事情,”儿童精神科医生丹尼耳·马尔塞力解释说,“孩子通过不服从命令来了解和探索周围的人,认识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通过惹恼父母来验证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关爱程度,了解他们的底线。”越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越是如此。
为什么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不听话呢?一方面是个性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源于父母树立权威的基础不够稳固。这些基础很早就应建立起来:孩子6至20个月期间开始通过触摸、说话、爬动、走路探索世界,这是孩子人格发展和自信建立最为关键的时期。
这个时期父母必须陪伴在身边:有危险的行为时父母投去不满的眼神,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时打手心,孩子不听话时用严厉的语气......这些示意动作,能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有规矩,父母亲通过态度和命令来对他进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