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的肿瘤发病患者超过1200万人,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400万人。从源头上预防肿瘤疾病的发生,是对抗肿瘤的第一步。国际抗癌联盟指出,1/3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1/3的恶性肿瘤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另外的1/3经过合理治疗,特别是对中晚期患者心理等方面的治疗,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在健康时防患于未然,进行有效的肿瘤预防,意义重大。那么,该如何做到科学预防肿瘤呢?
对此,市肿瘤医院检验病理科主任李振芬表示:“健康人预防肿瘤要做到‘有的放矢’。简单来说,就是肺癌风险高的人别抽烟,食管癌风险高的人别喝酒,皮肤癌风险高的人请勿暴晒,白血病风险高的人远离辐射。只要能确定个体患各种肿瘤风险的高低,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预防。”
据李振芬介绍,正是基于肿瘤预防和早期诊断的极其重要性,市肿瘤医院推出了准肿瘤患者筛查、肿瘤标志物及高罹患风险个体筛查、肿瘤易感性等项目,针对身体健康的个体,个性化地提出了“有的放矢”的肿瘤预防方案和“双层次、多覆盖”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案。根据肿瘤发生发展的规律,患病风险由大到小、由近及远锁定三类需重点防范人群的筛查,即高罹患风险人群的筛查、潜在肿瘤患者的筛查和准肿瘤患者的筛查,并根据需要为受检者提供肿瘤临床体检,这是肿瘤防御的“一站式”服务系统。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异型性是肿瘤异常分化在形态上的表现。异型性小,说明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说明分化程度低。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与其来源组织相似。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主要与发生部位和继发变化有关。若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产生严重后果。如消化道良性肿瘤可引起肠套叠、肠梗阻。颅内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星形细胞胶质瘤可压迫脑组织、阻塞脑室系统而引起颅内压升高和相应的神经症状。良性肿瘤的继发性改变,也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肠的腺癌性息肉、膀胱乳头状瘤等表面可发生溃疡而引起出血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