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比素食主义和杂食主义代谢研究提示,独立于饮食影响,环境因素在塑造肠道菌群的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Gut》杂志上。
这一观点意味着“益生元的不同作用效果可能取决于人类原居住地环境/文化,”Gary D.Wu教授(Pennsylvania大学Perelman医学院)这样认为。
在发表文章中Wu教授和同事们写道,研究表明饮食会影响肠道菌群,继而影响人类的代谢,如人体内的各种代谢产物,生化组分和脂肪,这就将饮食,肠道菌群和人类的健康联系在一起。
但是,他们指出饮食对肠道菌群的组成究竟有何种程度的影响,这一问题仍存在争议。小鼠动物模型和比较农耕居民 vs 西方社区居民肠道菌群的研究表明,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很大。但的确如此吗?
Wu教授和同事们通过对美国同一市区环境的15位素食主义者和6位杂食者进行比较,来研究饮食对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的影响。
“两组人群在血浆代谢上的较大差异与其明显的饮食差别相关,但令人吃惊的是,不同的饮食对肠道菌群组成上的影响并不是很大,”Wu教授介绍到。
“这个结果说明,如果世界上不同人种的肠道菌群组成是因饮食不同而产生了显著的差异,那么这一差异是需要经历几代人的演变才能形成的,或是需要人们很早就暴露在饮食不同这一影响因素下才能形成。换句话说,肠道菌群组成上的不同,部分可能是由独立于饮食的环境因素导致的,”研究人员在文中这样指出。
该项研究的作者Wu教授认为,“与各种人类民居文化相关的未知环境因素,在塑造肠道菌群组成中与饮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或是更重要的作用)。”
“当人们应用益生元来治疗疾病,或通过服用特定的营养素以供细菌转化为有益代谢产物来维持身体健康时,肠道菌群的组成情况可能十分重要,”研究人员如是说。
在具有不同特性的人群中,这类益生元可能会发挥不同程度的效果。对于能将营养素转化为有益代谢产物的肠道微生物,整合其菌群组成的相关信息可将有助于改良人类饮食及新一代益生元,益生菌,合生元和膳食补充剂,从而维持人类健康或治疗人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