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第一大党领袖的竞选之路

时间:2023-03-16 阅读:18 评论:0 作者:admin

国会第一大党领袖的竞选之路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践诺辞职,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后蔡元培、宋教仁等作为专使北上迎袁世凯到南京就职,因发生北京政变,袁以稳定北方局势的名义,获准设临时政府于北京。

临时政府到了北京,临时参议院自然不能继续在南京办公。临时参议院在北上的过程中进行了改选,议员人数从40多人增加到130人左右。在有资料可查的123名议员中,共和党人数最多,同盟会次之,统一共和党第三。统一共和党的吴景濂被选为议长。

同盟会在1912年4月由地下走向公开,选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汪精卫、吴稚晖标榜“不做官吏”、“不当议员”等“六不主义”,淡出同盟会会务。对同盟会的发展,孙中山主张做一个在野党,监督政府;而宋教仁则希望同盟会能在国会中占据多数席位,进而成为执政党。黄兴等同志都对宋教仁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孙中山只好将同盟会交给宋教仁打理。

共和党由民社、统一党等五个政党合并而成。孙武自恃有发动首义的功劳,以为自己能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内阁中获得一席之地,结果一无所获。孙武挟对孙、黄的不满,拉拢一批军人,成立了民社。统一党则是章太炎等光复会成员、张謇等晚清立宪派联合的政党。由于历史上的积怨和路线之争,新成立的共和党注定与同盟会不和。宋教仁曾与章太炎商量,将统一党与同盟会合并,因为张謇等的极力反对而告吹。1912年4月,统一党的张謇、孟森在没有获得章太炎和北京本部同意的情况下,合并了民社及其他一些小党,在上海宣布成立共和党,选举黎元洪为理事长,章仅为理事之一。章太炎表示不承认合并,统一党依旧独立。

统一共和党是谷钟秀、吴景濂等所建,立意在同盟会与共和党之外的第三党。临时参议院中的共和建设讨论会尽管势力微小,但主要成员汤化龙、林长民等无不是响当当的立宪派领袖,他们在等待自己领袖——梁启超的归国。除了以上几个大党,自晚清逐步放开党禁到民初政治自由化,政治性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主要的还有如社会党、中华民国工党、中华民国自由党等。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先生统计,稍具规模的民初政党有312个。

北京临时政府的首任国务总理是同盟会籍的唐绍仪,宋教仁在内阁中任农林总长。唐绍仪因为执意落实总理权力,与袁世凯产生矛盾,被迫辞职。内阁中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蔡元培、王宠惠、陈其美也随之请辞。宋教仁从行政系统离开后,转而经营立法系统——先在国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然后组阁。

在唐绍仪内阁倒台后,袁世凯提名擅长外交的陆徵祥为新任总理,意图打造一个没有显著政党痕迹的“超然内阁”,三大党中,共和党比较支持陆徵祥的“超然内阁”。获得临时参议院通过后,陆总理于1912年7月18日第一次到参议院做施政报告,因为操一口吴侬软语,再加上声音微小,参议员们只能听懂一些如“吃花酒”等琐碎词语,误以为陆徵祥不堪大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3264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