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需中国创造 也要中国制造

时间:2022-11-16 阅读:21 评论:0 作者:admin

  “一根针灸针看似简单,做好它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产学研用,需统筹解决。”3月2日,在中国针灸学会和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针灸针:从中国创造到中医制造”沙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看完提案说,“这份提案虽然反映了针灸针的问题,却也折射了我国制造业的困境。”

  这是一份关于促进针灸针制造业升级改造,提高针灸国际贸易能力的提案,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

  中国创造了,但制造落后了

  事情缘于一次调研。2014年,中国针灸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在江苏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调研了苏州、无锡两个针灸针生产厂家。一进车间,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交相传递,原始的人工制作场面让参观者震惊。

  据报道,日本清铃株式会社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专利和新产品研发,车间实现无人化、自动化。在天津年产15亿支针灸针的韩资企业,工人也不足百人,基本依靠设备生产,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而在针灸的发源地中国,还在用这种原始的方法、古老的技术生产针灸针。

  这个场景,令当时在场的参观者之一杨金生深为触动,经查阅资料、多方调研,他发现在世界针灸发展利好的大环境下,中国创造并制造的针灸针生产企业却日渐处于被动局面,甚至面临维持生存的严峻境地。

  30年前,针灸对外交流十分火热,“到中国学地道针灸,买华佗针灸针”一度风行。但随着针灸走向世界,中国制造针灸针的用量却在下降。2014年,ISO《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标准在促进针灸针标准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同时,也让全世界无偿获得了针灸针的技术参数和规范,更方便各国投资生产。因而,中国制造的针灸针也面临更多重竞争。

  打造民族针灸针品牌

  面对挑战,该如何逆势奋起,做大我们的民族品牌,让民族企业既保持民族文化工艺,又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杨金生认为,有责任有义务呼吁大家重视并为此做点事,“中医药走向世界了,但走向世界带来贸易和效益的东西却在丢失。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他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协同创新平台,鼓励民族企业技术改造。首先国家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改造生产技术,加快针灸针生产无人化、自动化改造进程,提高质量,扩大数量;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上舍得投入,以便掌握针灸针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出台保护传统制造业的税收优惠和市场促进政策。国家鼓励临床优先购买使用国产医疗器械,优先使用国产品牌针灸针。

  政府加强市场准入与监管和行业加强自律与宣传。提高针灸针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扶持大的针灸针制造企业,鼓励兼并和收购小工厂,使大企业越做越强。中国针灸学会等行业组织,规范行业内企业行为,制止无序竞争。名牌企业要把针做精做透,和日本SERIN拼质量,和韩国企业竞争数量。提高好的企业和品牌在国内和全球针灸界的影响力。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卿和近2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沙龙。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希望,国家从研发角度给予支持,并建立新机制,通过改造或兼并,增强企业竞争力。也希望该提案能带动中医药相关仪器设备开发研制的支持力度。

  “这个提案很重要,今天在此讨论也是意义深远。”全国政协委员陈凯先院士说,作为政协委员,他会积极推动。针灸针的制造是个系统工程,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立项,从材料、设备、工艺、自动化、制造装备等方面形成协同攻关。加强研发和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在制定质量标准,培育民族品牌等方面,也应研究采取一些措施。

本文链接: https://bbs.lanchong123.com/?id=29510 转载请注明出处!